武事文儒备,金川运饷行。
忽遭蛮劫夺,那让寇纵横。
壮志挥长剑,丹心报大清。
生祠溪水畔,千载著芳声。

这首诗是一首四言律诗,内容主要表达了对常太翁老先生的敬仰之情。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武事文儒备:这句诗意味着文武双全,既有武艺又精通文学。这反映了常太翁老先生博学多才、文武双全的形象。

  2. 金川运饷行:金川是指历史上的一个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常太翁老先生在该地区负责运送粮草等物资的工作。运饷行指的是运输和分配粮食给军队的活动。

  3. 忽遭蛮劫夺,那让寇纵横:这句话描述了常太翁老先生突然遭遇叛乱者的袭击,无法抵抗。”蛮劫夺”和”寇纵横”都是形容叛乱者的行为,表现出他们在叛乱中肆无忌惮地掠夺财物和杀害无辜。

  4. 壮志挥长剑,丹心报大清:这句诗表达了常太翁老先生的壮志和忠诚。他决心使用自己的长剑来抵抗叛乱,用一颗赤诚的心为国家效力。”壮志”指的是坚定的意志和雄心壮志,”长剑”象征着武力,”丹心”指的是忠诚的心,”报大清”则表示为了清朝而战斗。

  5. 生祠溪水畔,千载著芳声:这句话描绘了常太翁老先生英勇事迹的纪念地——一座生祠(即为纪念某人而建立的祠堂)位于溪流旁。”千载著芳声”意味着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不朽的佳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言律诗的形式,表现了常太翁老先生的英勇形象和他对国家的忠诚。从”武事文儒备”可以看出他的文武才能兼备,”金川运饷行”则揭示了他在军事上的贡献。然而,他的生涯并未能长久,因为他遭受了叛乱者的袭击,这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常。尽管遭遇不幸,但他的壮志和忠诚却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生祠溪水畔,千载著芳声”更是对他一生的赞美。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常太翁老先生的敬仰之情,也传达了对英勇和忠诚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