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卓刹竿,悬幡更悬镫。
镫明大千界,幡引最上乘。
门外河之水,照面复照心。
真面何虞皱,道心须要深。
【注释】卓:立。悬镫:悬挂在竿上的灯笼。
【赏析】此为禅宗临济宗祖师义玄大师的一首偈语,是其示徒时口占之作。偈语以“卓”字为首句,点明题旨,然后逐句作答。
“庭中卓刹竿”,即指禅院中的柱幡,用以指示方向或标志位置。卓,直、正的意思。“卓刹竿”,即正立的柱子,用以示人。“悬幡更悬镫”,幡即幡竿。这里指的是悬挂在柱上的旗帜,更是指挂在柱上的灯笼。“悬镫”即悬挂灯笼,借以标示方向或位置。
“镫明大千界,幡引最上乘。”灯笼明亮,照亮了大千世界;幡竿引导,引领到了最高的境界。这里的“镫”和“幡”都是用来标识位置和方向的工具,而它们所照亮的范围以及所引领的境界却是无边无际的。
“门外河之水,照面复照心。”河水从门前流淌而过,映照在人的面上,同时也映照在人的内心。这里用河水的流动来比喻人的心境。外面的河水流过门前,可以映照出人的面部表情;而流入心中之后,又会映照出人的内心世界。
“真面何虞皱,道心须要深。”真正的面容是不会受到外界影响的,因此无需担忧会有皱纹出现;而修行人的心灵则需要深深地扎根于道之中。这里的“道心”就是指修行者的心志,需要深深地扎根于佛法之中,才能不受外界干扰。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院中的柱幡、灯笼、河流等景象,以及它们所照亮的范围和所引发的意境,来表达禅宗临济宗祖师义玄大师对于修行者修行过程中的心态和境界的看法。他认为修行者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所动摇,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修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