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示徒

庭中卓刹竿,悬幡更悬镫。
镫明大千界,幡引最上乘。
门外河之水,照面复照心。
真面何虞皱,道心须要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则徐的爱国诗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在清朝的道光年间,一位名叫林则徐的政治家因主张禁烟而遭到贬谪伊犁充军的处分。他在西安与家人分离的时刻,写下了著名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表达了林则徐对国家深沉的爱和牺牲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洁人格。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是林则徐的一首组诗作品,其中第二首最为人所知。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壮志豪情和胸怀天下的精神。林则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卖国小人的蔑视和嘲笑,展现了他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立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更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通过这样的文字,林则徐传达了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决心。在那个时代,能够有如此崇高的爱国情怀是非常难得的。

《口占示徒》是宋代李流谦的作品,虽然不是直接关于林则徐的诗作,但它同样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李流谦的这首诗以庭中卓刹竿和门外河水为景,寓意着佛法无边,引人向上。诗中的“真面何虞皱,道心须要深”更是点明了修行者的心境应当如同明镜般清澈,不为外物所动。

《口占示徒》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其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诗人进一步思考了人生和宇宙的奥秘。这种思考方式在当时文人中颇为罕见,显示了李流谦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一为清代林则徐的爱国诗篇,另一为宋代李流谦的自然诗作,虽出自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却都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让后世读者得以窥见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