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躞霜蹄沙自鸣,环州形胜旧隋城。
云楼壮压河流激,时听蛟龙怒吼声。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蹀躞霜蹄沙自鸣”:“蹀躞”,形容马行走时蹄声细碎,如同小石敲击;“霜蹄”,指马匹因踏雪而蹄毛沾满白霜,显得更加洁白光亮;“沙自鸣”,则形容风过草地发出沙沙的声音。整个诗句描绘出一幅秋日里,马匹在霜降时节踏着白蹄在沙漠中行走的画面,沙地因马蹄而产生声响,仿佛自己也在鸣叫。
“环州形胜旧隋城”:“环州”,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历史上曾属于隋朝的疆域。这里通过“形胜”来说明环州的地理位置和战略重要性,同时也暗指隋朝时期此地的繁荣与强盛。
“云楼壮压河流激”:“云楼”,比喻高耸入云的楼阁或山峰,常用以形容地势高峻;“河流激”,则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此句描述的是环州的壮丽山河和河水奔腾的景象,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时听蛟龙怒吼声”:“蛟龙”,神话中的水族,常常与洪水、雷电等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怒吼声”,则是对蛟龙巨大威力的形象比喻,意味着河水在山间奔流撞击,激起巨大的声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环州秋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美。诗中的“蹀躞霜蹄沙自鸣”、“云楼壮压河流激”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手法,将环州的山川河流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古代环州辉煌历史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读来让人感觉既清新又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