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年迫上庸,靴刀几队健儿从。
田单只计宗能保,李广何妨相不封。
虎穴挥戈余慷慨,凤池簪笔镇雍容。
笑余介胄惭文吏,华烛清樽接子丰。
诗句释义
1 烽火连年迫上庸:这句话表达了长期的战争状态,烽火(烽火台的烽火)连续不断,说明战事频繁。上庸,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国家。
靴刀几队健儿从:这里提到“靴刀”,可能是说有勇士穿着靴子和刀剑;而“健儿”指的是勇猛的士兵。
田单只计宗能保:田单,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此处用田单来比喻有能力保护国家的将军或者将领。
李广何妨相不封:李广,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善战著称。这里的“相”可能指的是朝廷的重臣或者是其他重要人物。
虎穴挥戈余慷慨:形容在危险的环境中还保持着豪迈的气概,挥舞兵器,表现出英勇无畏。
凤池簪笔镇雍容:凤池指的是翰林院的所在地,通常与文职官员相关。这里用“簪笔”比喻文人墨客,而“镇”则是镇定之意。
笑余介胄惭文吏:自嘲身为军人却不懂文人之事。介胄,古代战士的甲胄,即铠甲;文吏则是指文职官员。
华烛清樽接子丰:使用华丽的烛火和精美的酒杯招待客人,形容宴会的奢侈豪华。
译文
长久的战争让烽火连绵不断,边疆上的勇士们手持靴子和利刃。田单虽被尊为英雄,但在他眼中,宗师般的将领也能保全国家。李广虽然勇猛,但朝廷里那些手握重权的人物又怎能阻止他的封赏。在险恶的环境中,我仍怀揣着豪情壮志,挥舞着武器,毫不畏惧。作为文职,我却感到惭愧,因为不懂得如何与武将交往。宴会上,我们享受着华美的烛光和醇厚的美酒,迎接着尊贵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乱世中的无奈与感慨。首句“烽火连年迫上庸”,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和频繁,让人深感忧虑。接着,“靴刀几队健儿从”,“靴刀”暗示了勇士们的勇武,而“健儿”更是强调了他们的勇猛。然而,面对强大的敌人,这些勇士是否能够保家卫国,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疑问。
接下来的两句诗“田单只计宗能保,李广何妨相不封”,则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位英雄——田单和李广的故事。田单虽被尊为英雄,但在他眼中,宗师般的将领也能保全国家。李广虽然勇猛,但朝廷里那些手握重权的人物又怎能阻止他的封赏。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的担忧。
诗的最后一部分,“虎穴挥戈余慷慨,凤池簪笔镇雍容”,则展现了诗人的另一面。在战场上,他仍然保持着豪迈的气概,挥舞着武器。而在宴会上,他又是一位文官,需要用文采来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种反差使得诗人显得有些矛盾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历史、文人等多重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考。它既有对现实的担忧,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反思。这种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