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棱佳气捧去来,辉映昭王旧日台。
黍谷几吹邹律暖,析津频泛汉槎回。
山连榆塞形原壮,水咽桑干冻未开。
为望蓟门烟树里,此中应有栋梁才。
江亭春望
觚棱佳气捧去来,辉映昭王旧日台。
黍谷几吹邹律暖,析津频泛汉槎回。
山连榆塞形原壮,水咽桑干冻未开。
为望蓟门烟树里,此中应有栋梁才。
逐句释义与译文:
- “觚棱佳气捧去来”:
- 注释:觚棱(指建筑的角楼)象征着吉祥和尊贵,佳气则代表美好的气息或运势。这句话意味着来自远方的吉祥之气被带到此地,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 译文:远方的好运被带到这个地方,带来新的气息。
- “辉映昭王旧日台”:
- 注释:昭王指的是古代周朝的国王周昭王,这里可能暗指某位有远见卓识的人物或事件。旧日台可能是指历史人物曾经居住或办公的地方。
- 译文:光辉照耀着昭王昔日的台阁。
- “黍谷几吹邹律暖”:
- 注释:黍谷(通常指小麦,因其穗形如黍米而得名)象征丰收。邹律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律令或标准,温暖则表示气候宜人。
- 译文:仿佛听到了邹地的律令带来的温暖。
- “析津频泛汉槎回”:
- 注释:析津是地名,可能是汉代时期的地方。槎(chá)指的是木筏。这里的描写可能是在形容船只频繁往来于不同地区,或者是在比喻人才的流动。
- 译文:频繁有船只来往于析津,如同汉朝时期的木筏。
- “山连榆塞形原壮”:
- 注释:榆塞可能是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形原壮则形容地势或地形雄伟壮观。
- 译文:连绵的山脉如同坚固的要塞,展现出原始的自然之美。
- “水咽桑干冻未开”:
- 注释:桑干河是黄河的一大支流,位于今山西西部。这句描绘了河水因寒冷而冻结的景象。
- 译文:河水在寒冷中凝固,仍未解冻,暗示着天气仍然寒冷。
- “为望蓟门烟树里,此中应有栋梁才”:
- 注释:蓟门是古代对北京地区的一种称呼,烟树可能指远处模糊的风景或雾气中的树木。栋梁才指的是才能出众的人才。
- 译文:从蓟门眺望,烟雾缭绕之中似乎隐藏着许多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诗人眼中的景色和心境。首句通过“觚棱佳气”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基调。接着,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才的期待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才的期许,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