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堪贳酒,况复对黄花。
官罢人同惜,家贫我自嗟。
夕烽南海火,古戍北庭笳。
何日销兵气,吾生幸有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全诗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概括。“解忧堪贳酒,况复对黄花”,首联以酒浇愁,借酒消愁,更以黄花自比,表达自己虽身处困顿仍能保持旷达心态的情怀;颔联写友人也如此,“官罢人同惜”,表明他们都是因年迈而致仕途不济,都同样感到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因此相与为友。“家贫我自嗟”,诗人感叹自己的家境贫寒,只能自叹命运多舛。颈联写景,“夕烽南海火,古戍北庭笳”,点明诗人在岭南时所经历的战争,“夕烽”指傍晚烽火,“南”指南方,“北”指北方。“夕阳映照之下,南方边境的战火燃烧不止,古时边关之地响起了凄凉的号角声。”尾联写意,“何日销兵气?吾生幸有涯。”诗人反问自己,何时才能结束战争、消除战事呢?自己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庆幸的是还不至于完全沉沦于战争之中,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和平安宁的景象。
【答案】
(1)译文:
解除忧愁后,还可以喝上几杯美酒,更何况又可以对着菊花把酒言欢。
我罢官以后,同辈人都惋惜不已,我自己也不禁要叹息一番。
夕阳下的南海边,烽烟仍在燃烧,古战场上传来凄厉的号角声。
不知何日才能够结束战争、消除战事呢?自己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庆幸的是还不至于完全沉沦于战争之中,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和平安宁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当时诗人任江陵少尹,贬谪至岭南。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状,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登岳阳楼》一诗。
第一句“解忧堪贳酒,况复对黄花。”意思是说:解除烦恼后还能沽来美酒,更值得高兴的是还可以赏菊。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国家战乱时期,仍能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的情感。
第二句“官罢人同惜,家贫我自嗟。”意思是说:我的官职被罢免以后,人们也都为我惋惜,而我自己则不免感到悲伤。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和悲凉。
第三句“夕烽南海火,古戍北庭笳。”意思是说:夕阳下,南方边境的烽火熊熊燃烧,古时边关之地响起了凄凉的号角声。这里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边疆战场图。
第四句“何日销兵气?吾生幸有涯。”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使战争结束呢?我活在世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庆幸的是我还不至于完全沉沦于战争之中。这一句是全诗的结语,表现了诗人渴望早日结束动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