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沐秋蟾潋滟生,海边群动息喧声。
远停林薄冰壶洁,近浸寰瀛藻镜清。
鲸眩钩沉争欲避,鹊逢轮度共为惊。
舟人若问桃源路,夜半缘溪千里明。

凤山八景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首,诗人通过描绘八处风景的美景和特点,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谁沐秋蟾潋滟生,海边群动息喧声。
谁沐浴在秋天的月光下,海面上波光粼粼,万物都安静下来。

远停林薄冰壶洁,近浸寰瀛藻镜清。
远处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新,近处的海水清澈如镜。

鲸眩钩沉争欲避,鹊逢轮度共为惊。
鲸鱼因为受到惊吓而游动,鹊鸟因为看到车轮而惊飞。

舟人若问桃源路,夜半缘溪千里明。
如果有人问起桃花源的路径,那么在夜色中沿着小溪行走会照亮前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凤山八景的美丽景色,通过对不同地方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秋蟾潋滟生”形容月光下的海面波光粼粼,“鲸眩钩沉争欲避”形容鲸鱼因受到惊吓而游动,“鹊逢轮度共为惊”形容鹊鸟因看到车轮而惊飞,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远的树林显得清新,近的海水清澈如镜,使得景色更加鲜明。此外,诗人还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生活联系在一起,如问舟人是否有通往桃花源的路,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人文情怀。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