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日趋彤庭,天颜应有喜。
嘉乃守东宁,下车走狂兕。
果断锄稂莠,仁和护荪芷。
番民勤力穑,菽粟如水火。
东南千里地,宸听歌乐只。

【注】宝冈:地名。

计趋:计算行程。彤庭:皇帝的朝堂。天颜:皇帝的面容,指皇帝。嘉:赞美的意思。东宁: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附近一带。走狂兕(shī):赶走凶猛的犀牛。比喻治理地方。仁和:仁慈宽厚。荪芷:香草。比喻贤人。番民:少数民族人民。菽粟:豆类和谷类的统称。水火:比喻珍贵。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的方式对即将离任的余刺史进行了勉励与祝福。

第一句“计日趋彤庭”意为计算行程时逐渐接近皇宫。这里用“计趋”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情景。

第二句“天颜应有喜”表达了诗人对于余刺史在皇帝面前受到表扬的期待。这里的“应有喜”表示皇帝对余刺史的满意,意味着余刺史在皇帝面前的表现得到了认可。

第三、四句“嘉乃守东宁,下车走狂兕”和“果断锄稂莠,仁和护荪芷”分别描述了余刺史在担任东宁太守期间的表现以及他的治理方式。这里用“嘉”字来赞美余刺史的政绩,而“良莠”则是指好的和坏的人或事物,用来形容余刺史能够辨别并妥善处理善与恶的问题。

第五、六句“番民勤力穑,菽粟如水火”和“东南千里地,宸听歌乐只”则是描述余刺史治理下的少数民族人民勤奋劳动,以及皇帝对余刺史治理成果的赞赏。这里用“水火”来形容豆子和谷物的珍贵,强调了余刺史对农业的重视。

第六句“东南千里地”指的是南方的广阔土地,而“宸听歌乐只”则表达了皇帝对余刺史治下地区的繁荣和安定的欣慰。

最后两句“东南千里地,宸听歌乐只”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表现了诗歌的主题,又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风格。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余刺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