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历榛曲,侧侧披幽兰。
丛生萧艾中,自别良独难。
幸免昧著锄,谁取鸣琴弹。
踟蹰浓露下,三叹停朝餐。
【注释】
晨兴:早晨起床。历榛曲:穿过荆棘丛生的小路。侧侧:曲折的样子。披:拨动。幽兰:香草。萧艾:两种草名,一种叫萧,一种叫艾。良:好。独难:指良人不在。昧著锄:没有带铁锹。取鸣琴弹:《论语》中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里的“取鸣琴弹”,即比喻好学的人。踟蹰(chí chú),迟疑不决貌。三叹:多次叹息。止:停止。朝餐:早饭。
【赏析一】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春天清晨出门去采薪时的情景。首句写早起,次句写在小路上行走,第三句写在丛生的杂草中前行,第四句写与所爱之人离别的伤感,第五句写因未带铁锹而未能及时回家,第六句写自己只好在浓密的露水下徘徊,最后一句则写了诗人因思恋所爱的人而吃不下饭,停不下来吃饭。全诗以情为主,表现了一位青年男子对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赏析二】
《感兴》是一首抒情诗。诗中主人公面对春日景色,内心充满激情,但这种激情却无法表达出来,只能化为一声长叹。诗歌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情感真挚、细腻,语言朴实自然。
此诗前四句写清晨出门的情景,后四句写归来后的感慨。全诗通过写主人公清晨出门、归途中徘徊、吃不下饭、停不下饭的一连串动作,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清晨;地点——野外;人物——一个青年;动作:起床、出门。
第三句“侧侧披幽兰”描绘主人公走在林间小路的情景,突出其内心的孤寂、惆怅之情。
第四句“自别良独难”表明主人公与所爱之人已经离别,独自行走在这茂密的森林中,心情更加孤寂难耐。
接下来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树林中徘徊,吃不下饭、停不下饭的场景。
结尾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