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亭开面面,原隰对畇畇。
禾稼迎窗绿,桑麻窸地新。
檐星窥织火,渠水界田畛。
辛苦农蚕事,歌诗可系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为《深柳读书堂》。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轩亭开面面”,这里的“轩亭”是指一个宽敞明亮的亭子,可能是园林中的一个景点或者观景台。“开面面”形容亭子四周开阔,可以远眺周围的景色。
第二句:“原隰对畇畇。” “原”和“隰”(xi,低湿之地)都是指平原和低洼地带。“畇畇”指的是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与前面的“原隰”相对照,形象描绘了自然地形的特点。
第三句:“禾稼迎窗绿。” “禾稼”指的是农作物的苗头,这里特指庄稼。“迎窗绿”形容窗外的田野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一片翠绿色,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四句:“桑麻窸地新。” “桑麻”通常指养蚕的桑树和麻类作物,这里可能是指农田里种植的桑树和麻类植物。“窸(Xī)地”是轻声细语的意思,用来形容新发的桑麻叶子轻轻摇曳的声音。
第五句:“檐星窥织火。” “檐星”指的是从屋檐上反射的星光。“织火”可能指夜晚灯火通明的情景,也可能是说农人在夜间还在劳作,用灯光来驱赶蚊虫,保持工作区的卫生。
第六句:“渠水界田畛(zhěn)。 “渠水”指灌溉用的渠道水流。“界田畛”描述田地之间被渠道水流划分出的界限,暗示着田间管理有序,土地利用得当。
第七句:“辛苦农蚕事,歌诗可系豳(bīn)。 这句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以及他们通过耕作获得的丰收喜悦。“系豳”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意味着通过诗歌来记录和传唱这些劳动成果,让后人了解和传承农业文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农家小景,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也有人文活动的热闹,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工作的尊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