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万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与齐。
九点青烟看野马,五更红日候天鸡。
云封峭壁松多古,藓积残碑字未迷。
冉冉岭头笙鹤下,仙坛曾此降金泥。
这首诗是唐代李益的《望岱》,全文如下:
芙蓉万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与齐。
九点青烟看野马,五更红日候天鸡。
云封峭壁松多古,藓积残碑字未迷。
冉冉岭头笙鹤下,仙坛曾此降金泥。
注释:
- 芙蓉:指泰山,因山有芙蓉花而得名。
- 万仞:形容泰山的高耸,万仞是指一仞等于百尺,万仞就是一万尺,非常之高。
- 插丹梯:形容泰山直插云霄,如同梯子一样高。
- 海上群峰:比喻泰山在大海中的山峰。
- 九点青烟:形容泰山山顶上的烟雾缭绕,像九点青烟一样。
- 野马:这里用来形容泰山的形态,仿佛奔跑的野马。
- 五更红日:形容早晨初升的红日,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 云封峭壁:形容峭壁上的云雾缭绕,宛如被云雾封住了一样。
- 松多古:形容山上的松树众多,且历史悠久。
- 残碑字未迷:指山上的碑文虽然历经风雨,但仍然清晰可见。
- 冉冉岭头:形容山势起伏,层次分明,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
- 笙鹤:指笙和鹤,古代常用来比喻隐者或者神仙。
- 仙坛:指传说中的仙人修炼的地方。
- 降金泥:指仙人降临泰山,给大地带来金色的恩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宏伟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于泰山的独特感受。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通过对泰山不同角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仙人降临的期待。整首诗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神秘境界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