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冰绡细剪裁,絮飘轩槛粉铺苔。
千山种遍峰峰玉,九陌开齐树树梅。
鹤氅离披驴背咏,渔蓑冷淡鸭头回。
骖鸾拟赴瑶池宴,飞舞琼花入酒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谁把冰绡细剪裁,絮飘轩槛粉铺苔。

注释:

  • 冰绡:一种轻薄如冰的布料。
  • 轩槛:指窗户和门框。
  • :此处指飘落的雪或柳絮。
  • 粉铺苔:形容雪花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地面上。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冬日里雪景的画面。通过“谁把冰绡细剪裁”表达了雪是由某种无形的力量裁剪出来的,而“絮飘轩槛粉铺苔”则形象地展现了雪花纷纷扬扬,如同柳絮一般飘洒。这种描绘手法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和诗意。

第二句:千山种遍峰峰玉,九陌开齐树树梅。

注释:

  • 千山种遍峰峰玉:形容山上的积雪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
  • 九陌开齐树树梅:形容街道两旁开满了梅花,如同整齐排列的树木。

赏析:

这句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冬日里山峦和街道的美丽景象。其中“千山种遍峰峰玉”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积雪比作玉石,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而“九陌开齐树树梅”则通过数量词的使用,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层次感。整句话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冬季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第三句:鹤氅离披驴背咏,渔蓑冷淡鸭头回。

注释:

  • 鹤氅:古代的一种长袍,通常用白色丝绸制成。
  • 离披:形容衣物不整齐的样子。
  • 鸭头:这里可能是指鸭子的头部或鸭嘴。

赏析:

这一联诗通过对动物和植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冬季的自然美景。“鹤氅离披驴背咏”以鹤氅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驴背上有人吟诵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渔蓑冷淡鸭头回”则通过渔夫的蓑衣和鸭子的归来,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生活气息和季节变换带来的变化。整句话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第四句:骖鸾拟赴瑶池宴,飞舞琼花入酒杯。

注释:

  • 骖鸾:指骑上鸾鸟飞翔,常用于比喻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的境界。
  • 瑶池宴:传说中西王母所举办的宴会,常用来象征美好和纯净。
  • 琼花:传说中的仙花,常用来形容美丽和神奇。

赏析:

最后这一句是整首诗的高潮和点睛之笔,通过“骖鸾拟赴瑶池宴”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尘世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而“飞舞琼花入酒杯”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即将品尝到的美酒,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即将到来,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整句话不仅富有想象力,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