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浮空无尽头,寒云风切水西流。
蒹葭月里村村杼,蟋蟀声中处处秋。
客思夜通千里梦,钟声不散五更愁。
孤踪何地堪相托,漠漠荒烟一钓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在江边舟中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工整。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和翻译:
一叶浮空无尽头:形容船只像一片树叶一样漂浮在水面上,没有尽头。”一叶”指的是小舟,”浮空”描绘了其飘浮状态,”无尽头”则表达了无边无际之感。
寒云风切水西流:描写天气寒冷,云层低垂,风在水面吹过,使得江水向西流动。”寒云”和”风切水西流”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蒹葭月里村村杼:描述夜晚月色下,蒹葭丛生的河边,村民们忙着做纺织的工作。”蒹葭”是一种生长在河边的水草,这里用来象征自然景观,”月里”和”村村杼”都增添了一种宁静而朴素的生活气息。
蟋蟀声中处处秋:表达在蟋蟀的叫声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秋天的气息。”蟋蟀声”是秋天的典型特征,通过声音的变化来感受季节的更迭。
客思夜通千里梦: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夜晚的思绪能穿越千里去梦见故乡。”客思”指的是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夜通千里梦”形容这种情感之深远。
钟声不散五更愁:在深夜的钟声中,诗人感受到了难以消散的忧愁。”五更”是指夜晚的第五个时辰,即子时(晚上十点到凌晨一点),这里的”钟声不散愁”形象地描绘了深夜时分人们对于未来或过去的深深忧虑。
孤踪何地堪相托: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漂泊,没有人可以依靠的孤独感。”孤踪”即独自旅行的行者,”何地堪相托”意味着在何处可以找到真正的慰藉或依靠。
漠漠荒烟一钓舟: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只有一艘渔舟在茫茫的烟波中摇曳。”漠漠”形容景色空旷,无人烟,”荒烟”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一钓舟”则是诗人自己孤独的形象,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忧愁。首句“一叶浮空无尽头”以小舟比喻人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无尽;次句“寒云风切水西流”则通过天气和水流的变化,加深了诗人对孤独旅程的感慨。第三四句“蒹葭月里村村杼,蟋蟀声中处处秋”,则用简洁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旅途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