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络危石,略彴不可渡。
渔路淡如烟,烟中有人住。
忽闻欸乃声,长短自成句。
棹入明月湾,幽村隔云树。
芦花风萧萧,秋水飞白鹭。
渔村
枯藤络危石,略彴不可渡。
渔路淡如烟,烟中有人住。
忽闻欸乃声,长短自成句。
棹入明月湾,幽村隔云树。
芦花风萧萧,秋水飞白鹭。
注释与赏析
1. 枯藤络危石,略彴不可渡。
- 枯藤络:形容藤蔓缠绕在高耸的岩石上。
- 略彴不可渡:意味着小桥因藤蔓的覆盖而无法通过。
2. 渔路淡如烟,烟中有人住。
- 渔路:此处指渔船经过的道路。
- 淡如烟:形容道路两旁的环境非常安静且朦胧。
- 有人住:暗示了有人在这条道路上居住。
3. 忽闻欸乃声,长短自成句。
- 欸乃声:一种传统的船歌,通常由船夫边划桨边唱出。
- 长短自成句:指船夫根据水流和船只情况,自由自在地唱歌。
4. 棹入明月湾,幽村隔云树。
- 棹:用桨推进小船。
- 明月湾:一个位于山间清澈的海湾,月光照射下景色优美。
- 幽村:隐藏在云雾中的村落,显得更加神秘宁静。
5. 芦花风萧萧,秋水飞白鹭。
- 芦花:秋季水面上的芦苇花。
- 风萧萧:风的声音轻柔而悠长。
- 秋水飞白鹭:描述了一幅秋天水面上飘荡着的白鹭群的景象,增加了诗的画面感和生动性。
译文
枯藤缠绕险峻的石头,仅剩的桥梁也难以通行。
渔人的路径如同轻烟般清淡,隐约中有人在其中居住。
忽然听到船夫悠扬的歌声,其节奏随波逐流自然形成旋律。
划入月色照耀的海湾之中,幽静的村落被云雾缭绕的树木所隔离。
芦花随风摇曳,秋水里飞翔的白鹭点缀着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渔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诗中的“枯藤”、“略彴”等词汇,不仅形象地勾勒出渔村的自然环境,还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孤寂的氛围。然而,随着诗人的深入描写,渔人的存在、船歌的自由、月亮下的港湾以及白鹭的轻盈,这些细节又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和谐,形成了对比与统一。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象的不同层面,更在于情感的表达上——从孤独到热闹,从寂静到活跃,诗人的情感变化巧妙地融入了整个场景的描述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