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下水淙淙,西望江关合抱龙。
六代萧条黄叶寺,五更风雨白云钟。
凤凰已去台边树,燕子仍飞矶上峰。
抔土当年谁敢盗,一朝伐尽孝陵松。

《金陵怀古》是清代诗僧戒显的作品。下面将依次呈现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歌原文
    石头城下水淙淙,西望江关合抱龙。
    六代萧条黄叶寺,五更风雨白云钟。
    凤凰已去台边树,燕子仍飞矶上峰。
    抔土当年谁敢盗,一朝伐尽孝陵松。

  2. 译文
    石头城的水流潺潺不断,向西望去江关如同巨龙般蜿蜒。
    六代的繁华早已消失,只剩下黄叶覆盖的寺院。
    五更天时分外凄凉,风雨中白云笼罩着钟声。
    曾经的凤凰已经消逝在台边的树上,而燕子依旧在矶上山峰飞翔。
    曾经有人敢偷取这片土地上的一抔泥土,但今天却要彻底砍伐孝陵旁的松树。

  3. 注释

  • 石头城:指南京的石头城,历史上为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朝代的军事要塞。
  • 水淙淙:水流声潺潺。
  • 江关:指的是长江的关口。
  • 六代:这里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 黄叶寺:指因秋叶凋零而得名的寺院。
  • 白云钟:钟声在风雨中显得更加清晰,如白云一般悠远。
  • 台边树:指昔日的凤凰栖息之地。
  • 矶上峰:指燕子栖息的地方。
  • 抔土:小块土,泛指土地。
  • 孝陵松:指明孝陵附近的松树,孝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石头城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人以石头城的流水作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通过对六代繁荣与衰败的对比,诗人感叹历史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诗中的“水淙淙”、“西望江关”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又充满历史感的氛围,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厚重感。最后,通过描写燕子在矶上峰的飞翔,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无尽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戒显的《金陵怀古》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兴衰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