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绝顶缚枯禅,静夏何人叩榻前。
忽地雾来山尽缟,半空泉落屋如船。
朱曦气散松杉国,白日寒生洞壑天。
缥缈万层尘望断,那知僧定万松颠。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五峰绝顶缚枯禅,静夏何人叩榻前。
  • “五峰绝顶”:指的是五座山峰的山顶。
  • “缚”:这里指束缚、约束。
  • “枯禅”:指枯木上的老和尚或修行者。
  • “静夏”:指一个安静炎热的夏天。
  • “叩榻前”:向床前叩头。

译文:在五座山峰的最高峰上被约束的老和尚,在炎炎夏日里究竟谁会去向他请教呢?

  1. 忽地雾来山尽缟,半空泉落屋如船。
  • “忽地”:突然。
  • “缟”:白色,在这里形容云雾。
  • “半空泉落屋如船”:描述半空中的水从屋檐落下像小船一样。

译文:突然间云雾弥漫,使得整座山都变得洁白如帛;屋檐下的流水像船只一样倾泻而下。

  1. 朱曦气散松杉国,白日寒生洞壑天。
  • “朱曦气”:红色的阳光。
  • “松杉国”:指整个松树和杉树的国家。
  • “白日寒生洞壑天”:太阳的光线让山中的洞穴和沟壑都显得寒冷。

译文:红色的阳光洒满松杉之国,白色的日光让人感觉山中洞穴和沟壑间也充满了寒意。

  1. 缥缈万层尘望断,那知僧定万松颠。
  • “缥缈”:飘渺不定的样子。
  • “万层尘”:形容层层叠叠的尘埃。
  • “那知”:怎么知道。
  • “定万松颠”:意为定住于万松之巅。

译文:那些飘渺的尘埃似乎要消失在视线之外,谁能想到在这万松之巅的和尚竟然如此专注地修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中的景象,其中五座山峰之巅的老和尚仿佛被自然美景所吸引,专注于修行而不被外界纷扰所影响。首句通过“五峰绝顶缚枯禅”展现了山峰之高与僧人的孤独,而“静夏何人叩榻前”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氛围的向往与好奇。第二句“忽地雾来山尽缟”形象化地描述了山中云雾变幻莫测的美丽,而“半空泉落屋如船”则是对自然景观细节的精细观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第三句“朱曦气散松杉国”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同时“白日寒生洞壑天”又增添了一份清冷之感。末句“缥缈万层尘望断”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然物外的修行态度的敬仰之情。诗中的“那知僧定万松颠”不仅是一种赞叹,更是对禅宗修行精神的一种肯定和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安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