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答应着,方要走时,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袭人忙又回来。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王夫人摇头说道:“也为这个,还有别的原故。”袭人道:“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说了半截忙又咽住。王夫人道:“你只管说。”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王夫人道:“我有什么生气的,你只管说来。”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着,由不得滚下泪来。
诗句:
- 红楼梦 · 第三十四回 ·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 袭人答应着,方要走时,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
- 袭人忙又回来。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
- 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
- 王夫人摇头说道:“也为这个,还有别的原故。”
- 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王夫人道:“我有什么生气的,你只管说来。”
- 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 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着,由不得滚下泪来。
译文: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王夫人问袭人她是否听说宝玉挨打了,因为宝玉霸占了戏子,惹怒了王夫人。王夫人感叹自己五十岁时只有一个孙子,担心将来无人照顾。她认为应该严厉管教儿子,但又担心过度惩罚会伤及儿子。于是她决定不再严格管教宝玉,而是放任他自行其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王夫人对袭人的询问,展现了她在处理家庭事务时的复杂心理。一方面,她对宝玉的行为感到担忧,认为需要管教;另一方面,她又担心过度管教会伤害到孩子,因此选择放任。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在家庭中的困境和无奈。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封建家长制下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复杂性。通过王夫人的话语,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封建家长制下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