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午间,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东西呢,凤姐儿得便回王夫人道:“自从玉钏儿姐姐死了,太太跟前少着一个人。太太或看准了那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发放月钱的。”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道:“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凤姐笑道:“论理,太太说的也是。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太太倒不按例了。况且省下一两银子也有限。”王夫人听了,又想一想,道:“也罢,这个分例只管关了来,不用补人,就把这一两银子给他妹妹玉钏儿罢。他姐姐伏侍了我一场,没个好结果,剩下他妹妹跟着我,吃个双分子也不为过逾了。”凤姐答应着,回头找玉钏儿,笑道:“大喜,大喜。”玉钏儿过来磕了头。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王夫人道:“可都按数给他们?”凤姐见问的奇怪,忙道:“怎么不按数给!”王夫人道:“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原故?”凤姐忙笑道:“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这也抱怨不着我,我倒乐得给他们呢,他们外头又扣着,难道我添上不成。这个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说了两三回,仍旧添上这两分的。他们说只有这个项数,叫我也难再说了。如今我手里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他们呢。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王夫人听说,也就罢了,半日又问:“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凤姐道:“八个。如今只有七个,那一个是袭人。”王夫人道:“这就是了。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凤姐笑道:“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他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然使不得。若说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这个还可以裁他的。若不裁他的,须得环兄弟屋里也添上一个才公道均匀了。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还是老太太的话,别人如何恼得气得呢。”薛姨娘笑道:“只听凤丫头的嘴,倒像倒了核桃车子的,只听他的帐也清楚,理也公道。”凤姐笑道:“姑妈,难道我说错了不成?”薛姨妈笑道:“说的何尝错,只是你慢些说岂不省力。”凤姐才要笑,忙又忍住了,听王夫人示下。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凤姐一一的答应了,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薛姨妈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这日午间,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东西呢,凤姐儿得便回王夫人道:“自从玉钏儿姐姐死了,太太跟前少着一个人。太太或看准了那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发放月钱的。”
【注释】这句话是凤姐向王夫人提出建议,希望能从某个丫头中挑选一个合适的人来替代已经去世的玉钏儿姐,以便在王夫人面前增加人手。”太太”指的是王夫人,而”看准了那个丫头好”意味着凤姐认为有适合的人选。”下月好发放月钱”则暗示了此举将带来某种利益,因为“发放月钱”是指分发工资、赏赐等。

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道:“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
【注释】王夫人提出了对现有分配方式的看法,她认为不需要固定地按照一定的人数来发放月钱,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这里的“四个五个的”可能是比喻现有的分配模式过于固定,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变化。

凤姐笑道:“论理,太太说的也是。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太太倒不按例了。况且省下一两银子也有限。”
【注释】凤姐认同王夫人的观点,她认为按照旧例进行分配是可以的,但同时她也指出了节省下来的银子是有限的。这里可能暗示着虽然按照旧例分配没有问题,但实际上由于某些原因(如经济压力)使得节省下来的银子并不多。

王夫人听了,又想一想,道:“也罢,这个分例只管关了来,不用补人,就把这一两银子给他妹妹玉钏儿罢。他姐姐伏侍了我一场,没个好结果,剩下他妹妹跟着我,吃个双分子也不为过逾了。”
【注释】王夫人最终决定不按常规分配,而是直接给予玉钏儿一部分钱款。这反映了她对玉钏儿的感情以及对她姐姐不幸命运的同情。

凤姐答应着,回头找玉钏儿,笑道:“大喜,大喜。”玉钏儿过来磕了头。
【注释】凤姐高兴地告诉玉钏儿她的好运,玉钏儿表示感谢并叩头表示谢意。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其中包含了对玉钏儿的感激和对未来的乐观。

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
【注释】王夫人询问关于其他几位姨娘的月例金额。这显示了王夫人想要了解整个家内各职位人员的经济待遇情况。

凤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
【注释】凤姐提供了具体的信息,解释了每位姨娘的具体月例金额和额外收入。这有助于王夫人更好地理解和规划家中的经济状况。

王夫人道:“可都按数给他们?”
【注释】王夫人询问是否所有人都按照既定数目来获得月例。这个问题揭示了王夫人对公平分配的关注。

凤姐见问的奇怪,忙道:“怎么不按数给!”
【注释】凤姐回答了王夫人的问题,并强调应该根据规定数额进行分配,显示出一种责任感和公正性。

王夫人道:“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原故?”
【注释】王夫人提到了之前有人抱怨的情况,这显示了她对家内财务情况的关注以及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担忧。

凤姐忙笑道:“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这也抱怨不着我,我倒乐得给他们呢,他们外头又扣着,难道我添上不成。这个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说了两三回,仍旧添上这两分的。他们说只有这个项数,叫我也难再说了。如今我手里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他们呢。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
【注释】凤姐解释说自己并没有减少月例的原因,而是因为她愿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表达了对家内外事务处理的无奈。

王夫人听说,也就罢了,半日又问:“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凤姐道:“八个。如今只有七个,那一个是袭人。”
【注释】王夫人继续询问有关老太太屋内其他成员的情况。

王夫人道:“这就是了。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
【注释】通过比较不同人物的地位和重要性,王夫人表达了对袭人的重视和她作为家族重要成员的地位。

凤姐笑道:“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他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然使不得。若说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这个还可以裁他的。若不裁他的,须得环兄弟屋里也添上一个才公道均匀了。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还是老太太的话,别人如何恼得气得呢。”
【注释】凤姐解释了袭人的特殊情况和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强调了她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薛姨娘笑道:“只听凤丫头的嘴,倒像倒了核桃车子的,只听他的帐也清楚,理也公道。”
【注释】薛姨妈赞扬了凤姐说话清晰、合理,这反映出她对凤姐能力的认可和信任。

凤姐笑道:“姑妈,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注释】凤姐反问薛姨妈是否误解了她的言辞,这表明了她谦虚的态度和希望得到认可的愿望。

薛姨妈笑道:“说的何尝错,只是你慢些说岂不省力。”
【注释】薛姨妈同意凤姐的说法,并提醒她说话要慢慢讲以避免重复和误解。这显示了她对凤姐的理解和耐心支持。

凤姐才要笑,忙又忍住了,听王夫人示下。
【注释】凤姐努力保持冷静,等待王夫人的指示,这展示了她的谨慎和对王夫人权威的尊重。

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注释】王夫人做出了决定,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接替袭人的位置,并重新分配了部分资源。这体现了她的果断和对家庭利益的考虑。

凤姐一一的答应了,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
【注释】凤姐回应了薛姨妈的支持和鼓励,这表明了她对自己话语的信任和希望得到认同的愿望。

薛姨妈笑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
【注释】薛姨妈赞扬了凤姐的性格特点和能力,这反映了她对她的高度评价和支持。

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
【注释】王夫人表达了对袭人的深情和对其贡献的认可,这反映了她对袭人角色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
【注释】凤姐提出了一个计划,即公开承认袭人的身份和权利,这可能意味着她希望建立更正式的工作关系和管理机制。

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注释】王夫人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她认为现在让袭人成为宝玉的贴身助理还为时尚早,她担心过早让她承担重任可能会影响她的发展。这表明了她对袭人潜力的认识和对当前情况的考量。

译文:
今日中午时分,薛姨妈母女二人正在王夫人的屋子里共同用餐。凤姐趁机向王夫人报告说:“自从玉钏儿姐姐去世之后,我们太太的身边少了一个人。如果您觉得合适的话,可以挑选一个适当的人选来替代已经去世的玉钏儿姐的位置。”
王夫人沉思了一会儿后回应道:“照我看,没有什么固定的规矩必须按照人数来分配这些银子。或许我们可以酌情处理一些多余的银子。”
凤姐赞同地说:“您说得非常有道理。按照旧有的惯例分配确实有些不妥。而且这样也能节约一些银两。”
王夫人接着说:“那么就这样吧,不再按原来的规定去发放那些银两了。”
凤姐笑着回应称:“好的,我会去找玉钏儿商量一下如何安排。”
接下来的对话中,王夫人询问了其他几位姨娘的月例金额,然后告诉凤姐说:“你刚才提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