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少述。如今且说王凤姐自见金钏死后,忽见几家仆人常来孝敬他些东西,又不时的来请安奉承,自己倒生了疑惑,不知何意。这日又见人来孝敬他东西,因晚间无人时笑问平儿道:“这几家人不大管我的事,为什么忽然这么和我贴近?”平儿冷笑道:“奶奶连这个都想不起来了?我猜他们的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如今金钏儿死了,必定他们要弄这两银子的巧宗儿呢。”凤姐听了,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我看这些人也太不知足,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侵不着,弄个丫头搪塞着身子也就罢了,又还想这个。也罢了,他们几家的钱容易也不能花到我跟前,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凤姐儿安下这个心,所以自管迁延着,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然后乘空方回王夫人。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主要讲述了王凤姐对一些仆人孝敬她的东西感到疑惑,平儿告诉她这些仆人的女儿可能都是太太房里的丫头,这些人之所以孝敬她可能是出于对她的感激之情。最后王凤姐决定收下这些东西,因为那些人的钱不能花到她这里,这是他们自寻的。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闲言少述。如今且说王凤姐自见金钏死后,忽见几家仆人常来孝敬他些东西,又不时的来请安奉承,自己倒生了疑惑,不知何意。
- “闲言少述”意为“不提无关紧要的话,只叙述重要的事情”。这里王凤姐在提及自己的困惑,说明她对这些事情感到好奇和不解。
- “今”表示现在或当下,“且说”则是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
- “王凤姐”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此处指她本人。
- “自见金钏死后”指的是自从金钏去世之后。
- “忽见几家仆人常来孝敬他些东西,又不时的来请安奉承”描述了王凤姐看到一些仆人经常来给她送东西、请安和奉承她,但她感到疑惑的原因不明。
- 这日又见人来孝敬他东西,因晚间无人时笑问平儿道:“这几家人不大管我的事,为什么忽然这么和我贴近?”
- “这日”指的是某一天或某个时段。
- “又见人来孝敬他东西”表明王凤姐再次见到有人给她送礼。
- “因晚间无人时笑问平儿道”是在夜晚没人的时候,王凤姐笑着询问平儿。
- “这几家人不大管我的事”表示这几家人并不怎么理会她。
- “为什么忽然这么和我贴近?”表达了王凤姐对于这些仆人突然对她亲近的疑惑。
- 平儿冷笑道:“奶奶连这个都想不起来了?我猜他们的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如今金钏儿死了,必定他们要弄这两银子的巧宗儿呢。”
- “平儿”是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善于机智应对,此处用其回答王凤姐的问题。
- “冷笑”表示不屑或轻蔑的态度。
- “奶奶连这个都想不起来了”意味着王凤姐忘记了一些事情,可能是之前发生过的一些事。
- “我猜他们的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推测这些仆人的女儿们都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
- “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说明了王熙凤家中女仆的待遇和数量。
- “如今金钏儿死了”提到了金钏儿已经去世。
- “必定他们要弄这两银子的巧宗儿呢”暗示这些仆人想要通过某种方式从王熙凤那里得到银子。
- 凤姐听了,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我看这些人也太不知足,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侵不着,弄个丫头搪塞着身子也就罢了,又还想这个。也罢了,他们几家的钱容易也不能花到我跟前,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
- “凤姐听了笑了”表示王熙凤听了平儿的话后笑了。
- “是了,是了”意味着王熙凤明白了平儿所说的话。
- “倒是你提醒了”是对平儿话语的认可。
- “我看这些人也太不知足”表达了王熙凤对那些仆人贪婪行为的不满。
- “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侵不着”暗示这些仆人已经拥有足够的财富,而王熙凤不需要他们的帮助,所以不觉得困扰或同情。
- “弄个丫头搪塞着身子也就罢了”表明王熙凤认为这些仆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才来找她。
- “又还想这个”表示除了满足虚荣心外,他们还想要其他东西。
- “也罢了”表示王熙凤对这些仆人的要求不再介意。
- “他们几家的钱容易也不能花到我跟前”意味着王熙凤明白这些人的钱虽然多,但并不能直接影响她的生活。
- “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表示王熙凤决定接受这些仆人送来的东西。
- “横竖我有主意”意味着无论对方如何要求,王熙凤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王熙凤的内心活动和她对待仆人的态度。诗中王熙凤对仆人的疑问表现出她的困惑,而平儿则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了背后的真相。整首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展现了贾府内权力斗争的复杂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