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黛玉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黛玉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拆未供之先,意思深透。”李纨笑道:“固如此说,你的‘口齿噙香’句也敌的过了。”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宝钗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湘云道:“‘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李纨笑道:“你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不能别开,菊花有知,也必腻烦了。”说的大家都笑了。宝玉笑道:“我又落第。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又道:“明儿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李纨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
诗句
《咏菊》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花梦》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译文与注释
《咏菊》
诗一:
长安的公子因喜爱菊花而沉迷其中,彭泽的先生则是饮酒狂放。
他的短发在寒露中微微打湿,葛巾上弥漫着秋天的香气。
虽然有着高尚的情操,但并不为世俗所理解,只能拍手大笑地站在路旁。
诗二:
我与菊花相伴,感受着秋光的层层叠叠,悄然移动在三寸小径之中。
窗外稀疏的灯光描绘出远近的距离,篱笆筛过的月光透出幽雅的轮廓。
菊花留下的清香让人灵魂得以驻足,霜印仿佛能传达出梦境的虚无。
珍视那暗香不要被踩碎,让谁醉眼看去,依稀朦胧。
诗三:
菊花在露水和霜重的环境中渐渐倾倒,宴会刚刚结束,小雪时节已至。
菊花蒂部残留的香气如同金子般纯净淡泊,而枝条上却不再完整,显得翠绿且零散。
半床落叶伴随着蟋蟀的声音,万里长云中,大雁的行列迟缓。
明年秋风到来时我们再次相聚,此刻暂且分离,勿忘相思。
《菊花梦》
梦一:
菊花的影子伴着我在晨梦中醒来,就像旧日的好友一样。
秋天的光景层层叠叠,悄然间穿过我的梦境。
窗户隔断了远处的灯火,画出了距离的深浅;篱笆筛过破碎的月亮,映出精致的形状。
菊花留下的气息让我的灵魂得以留存,霜印仿佛能传达出梦境的虚无。
珍重那些暗香不要被踏碎,就让谁用醉眼看这朦胧的世界吧。
梦二:
我在篱笆边的夜晚酣睡,一觉清醒。
它伴随白云和月亮,却不那么清晰。
登仙并非是为了追随庄周梦蝶那般超脱,而是怀念陶渊明当年的友情。
睡去时似乎还跟着孤雁断续鸣叫,惊醒时却总是被蟋蟀声打扰。
醒来时的悲伤无人诉说,只有衰草中的寒烟寄托着无尽的思念。
梦三:
篱笆边秋夜的小憩令人清爽,一觉醒来感觉格外清明。
和云相伴,与月亮相随,却不甚分明。
像登仙那样追求的不是庄子的梦蝶之趣,而是回忆昔日与陶渊明的盟约。
睡去了又依依不舍地随着大雁离去,醒来后又恼人的蟋蟀声不断。
清醒时心中满是哀愁,向谁倾诉?只有衰草与寒烟承载着无尽情意。
赏析:
这首诗集展现了黛玉对菊花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以及她对自然美的独特捕捉和内心世界的丰富表达。通过“菊”作为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形态和芳香气息,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考,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