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香菱见众人正说笑,他便迎上去笑道:“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说着,把诗递与黛玉及众人看时,只见写道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香菱听了心下不信,料着是他们瞒哄自己的话,还只管问黛玉宝钗等。
正说之间,只见几个小丫头并老婆子忙忙的走来,都笑道:“来了好些姑娘奶奶们,我们都不认得,奶奶姑娘们快认亲去。”李纨笑道:“这是那里的话?你到底说明白了是谁的亲戚?”那婆子丫头都笑道:“奶奶的两位妹子都来了。还有一位姑娘,说是薛大姑娘的妹妹,还有一位爷,说是薛大爷的兄弟。我这会子请姨太太去呢,奶奶和姑娘们先上去罢。”说着,一径去了。宝钗笑道:“我们薛蝌和他妹妹来了不成?”李纨也笑道:“我们婶子又上京来了不成?他们也不能凑在一处,这可是奇事。”大家纳闷,来至王夫人上房,只见乌压压一地的人。
诗句释义
- 精华欲掩料应难:意味着美好的东西虽然想要隐藏,但却难以隐藏,如同精华一样难以掩盖。
- 影自娟娟魄自寒:影子(影)美丽而优雅,如同“婵娟”,形容魂灵或精神的清冷和寂寞。
- 一片砧敲千里白:用砧声来表达千里之外传来的白霜声。砧,古时用来捣衣石,此处借以比喻声音传播的距离。
- 半轮鸡唱五更残:鸡鸣之声尚存于夜色未尽之时,象征着天将破晓时的宁静与期待。
- 绿蓑江上秋闻笛:在秋天的江上穿着绿色的蓑衣,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
- 红袖楼头夜倚栏:在夜晚的楼宇中,有女子穿着红色的袖子,独自倚靠在栏杆上。
-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嫦娥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女,这里借指天上的仙女。诗中提到“不使永团圆”,可能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分离之苦的感慨。
译文
香菱向众人展示自己新作的诗,并询问是否值得学习。她把诗递给黛玉和其他人看,众人赞叹这首诗新颖巧妙,意味深长,正如俗语所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此,大家认为香菱一定会被邀请参加社集。香菱对此半信半疑,她怀疑她们是在哄骗她,于是继续追问。
正当香菱疑惑不解时,几个小丫头和老婆子急匆匆地走来,告诉香菱她们不是本地人,而且不认识任何人。李纨笑道:“这怎么可能?你们快告诉我,到底谁是你的亲戚?”那婆子和丫头们也笑了,说奶奶的两位妹妹都来了,还带来了另一位姑娘,说是薛大姑娘的妹妹以及薛大爷的弟弟。
宝钗笑道:“薛蝌和他的妹妹来了吗?”李纨也笑道:“我们婶子又回京来了吗?他们也不能在一起,真是奇事。”大家正纳闷间,来到王夫人的上房,只见乌压压的一大群人都站在那里。
赏析
香菱的新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等句,描绘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砧声”象征远方的声音,“鸡唱”象征黎明的到来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性。
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洁却富有韵味。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不仅增添了戏剧性,也使得人物之间的交流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哀愁。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小诗成为一首具有广泛共鸣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