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只说:“给你兄弟娶亲我不恼。为什么使他违旨背亲,将混帐名儿给我背着?咱们只去见官,省得捕快皂隶来。再者咱们只过去见了老太太,太太和众族人,大家公议了,我既不贤良,又不容丈夫娶亲买妾,只给我一纸休书,我即刻就走。你妹妹我也亲身接来家,生怕老太太,太太生气,也不敢回,现在三茶六饭金奴银婢的住在园里。我这里赶着收拾房子,一样和我的道理,只等老太太知道了。原说接过来大家安分守己的,我也不提旧事了。谁知又有了人家的。不知你们干的什么事,我一概又不知道。如今告我,我昨日急了,纵然我出去见官,也丢的是你贾家的脸,少不得偷把太太的五百两银子去打点。如今把我的人还锁在那里。”说了又哭,哭了又骂,后来放声大哭起祖宗爹妈来,又要寻死撞头。把个尤氏揉搓成一个面团,衣服上全是眼泪鼻涕,并无别语,只骂贾蓉:“孽障种子!和你老子作的好事!我就说不好的。”凤姐儿听说,哭着两手搬着尤氏的脸紧对相问道:“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为什么你不告诉我去?你若告诉了我,这会子平安不了?怎得经官动府,闹到这步田地,你这会子还怨他们。自古说:‘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得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说着啐了几口。尤氏也哭道:“何曾不是这样。你不信问问跟的人,我何曾不劝的,也得他们听。叫我怎么样呢,怨不得妹妹生气,我只好听着罢了。”

解析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描绘了贾珍的妻子尤氏和其妹妹贾蓉之间的冲突。尤氏因贾珍违背她的意愿而与别人结婚感到愤怒和背叛,而贾蓉则试图为自己辩护并解释情况。凤姐(王熙凤)作为贾家的管家,介入此事,引发了更大规模的争执。

诗句翻译

  1. 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王熙凤(凤姐)扑倒到尤氏的怀里。
  2. 嚎天动地,大放悲声:凤姐大声哭泣,表达极度的悲伤和愤怒。
  3. 只说:“给你兄弟娶亲我不恼。”为什么使他违旨背亲,将混帐名儿给我背着?:王熙凤抱怨贾珍没有遵守承诺,背弃了她。
  4. 咱们只去见官,省得捕快皂隶来:我们直接去官府解决这件事,免得被衙役追赶。
  5. 再者咱们只过去见了老太太,太太和众族人,大家公议了,我既不贤良,又不容丈夫娶亲买妾,只给我一纸休书,我即刻就走。:我们可以直接去找贾母、太太和其他家族成员,讨论此事,如果决定不贤良或不允许丈夫娶亲,我们就离开。
  6. 你妹妹我也亲身接来家:我也亲自带我的妹妹过来。
  7. 生怕老太太,太太生气,也不敢回,现在三茶六饭金奴银婢的住在园里:我害怕老太太和太太生气,不敢回去,现在在贾家园里过着像仆人一样的生活。
  8. 我这里赶着收拾房子:我正在忙着收拾房子。
  9. 一样和我的道理:按照同样的规律。
  10. 只等老太太知道了:只等待老太太知道这件事。
  11. 原说接过来大家安分守己的:本来说要接过来大家都能安分守己。
  12. 我也不提旧事了:我不会提起以前的事了。
  13. 谁知又有了人家的:没想到又有了别人家的。
  14. 不知你们干的什么事,我一概又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们到底做了什么。
  15. 如今告我,我昨日急了:现在我被起诉,我很着急。
  16. 纵然我出去见官:即使我出去见官。
  17. 也丢的是你贾家的脸:这也会让你贾家丢脸。
  18. 少不得偷把太太的五百两银子去打点:不得不偷偷地把太太的五百两银子拿去贿赂官员。
  19. 我说平安不了:我说这解决不了问题。
  20. 怎得经官动府,闹到这步田地:怎么能通过官司和官府解决问题,闹到了这个地步。
  21. 你这会子还怨他们:你现在还怪他们。
  22. 自古说: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
  23. 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妻子贤惠,丈夫就不会有灾祸;外表强壮不如内心强壮。
  24. 你但凡是个好的:只要你是个好的人。
  25. 他们怎得闹出这些事来:他们怎么能闹出这些事情来。
  26. 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你没有能力也没有口才。
  27. 锯了嘴子的葫芦:比喻只会说话而不行动的人。
  28. 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贤良的美名。
  29. 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他们根本不怕你,也不听你的。
  30. 说着啐了几口:说着吐了一口唾沫。

注释

  1. “凤姐”是王熙凤的昵称。
  2. “尤氏”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3. “贾蓉”是贾珍的儿子,与尤氏关系复杂。
  4. “凤姐儿”指的是王熙凤,即贾琏的妻子。
  5. “贾家”指贾珍所在的家族。
  6. “宁国府”是贾府的一个分支,此处指贾珍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王熙凤和尤氏之间的冲突,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角色的矛盾性和悲剧性。尤氏的无奈、恐惧、绝望以及王熙凤的愤怒、辩解、指责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限制和压迫。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贾府中不同人物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