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稻香村中,将诗与李纨看了,自不必说称赏不已。说起诗社,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林黛玉就为社主。明日饭后,齐集潇湘馆。因又大家拟题。黛玉便说:「大家就要桃花诗一百韵。」宝钗道:「使不得。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这一首古风。须得再拟。」正说着,人回:「舅太太来了。姑娘出去请安。」因此大家都往前头来见王子腾的夫人,陪着说话。吃饭毕,又陪入园中来,各处游顽一遍。至晚饭后掌灯方去。
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元春早打发了两个小太监送了几件顽器。合家皆有寿仪,自不必说。饭后,探春换了礼服,各处行礼。黛玉笑向众人道:「我这一社开的又不巧了,偏忘了这两日是他的生日。虽不摆酒唱戏的,少不得都要陪他在老太太、太太跟前顽笑一日,如何能得闲空儿。」因此改至初五。
《红楼梦 · 第七十回 ·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译文:
已经来到稻香村中,我将诗与李纨一同看了,自然无需多言,大家都赞不绝口。谈起诗歌社,大家商议确定:明天是三月初二,就重新起社,将“海棠社”更名为“桃花社”,由林黛玉担任社长。明天饭后,大家会齐到潇湘馆。因为又大家拟了新的主题,林黛玉就说:“大家就准备一百韵的桃花诗。”宝钗则说:“这可不行。历来桃花诗最多,即使作好了也难免落入陈套,比不上你这首古风。必须重新拟。”正说着,有人来报:“舅太太来了。姑娘出去请安。”因此大家也都向前去拜访王子腾的夫人,陪她说话。吃完饭后,又陪她在园里游览一番,直到晚上掌灯后才离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贾府中人在春天举行的桃花社活动。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桃花社是一个象征性的主题,代表了贾府的繁华和荣光。而林黛玉作为社长,她的诗才被赞赏为“古风”。
诗中提到的“桃花诗一百韵”,可能指的是对桃花的各种描述和联想,或者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林黛玉提议改为“桃花社”,暗示着桃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还象征着美好和生机。
宝钗反对使用“桃花诗”的建议,认为这样的主题容易落入俗套。这反映了宝钗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坚持和对创新的谨慎态度。而黛玉则提出了新的建议,即创作一首古风,这可能是为了打破常规,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中还提到了探春的生日,以及全家人都要陪伴老太太、太太一起玩耍的场景。这显示了贾府中人对长辈的尊敬和孝心。同时,这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
这首诗通过桃花社的活动,展示了贾府中人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它也反映了贾府中人在面对传统和创新之间的抉择时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