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乾,泪乾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因问:「你们怎么得来?」宝琴笑道:「你猜是谁做的?」宝玉笑道:「自然是潇湘子稿。」宝琴笑道:「现是我作的呢。」宝玉笑道:「我不信。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所以不信。」宝钗笑道:「所以你不通。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众人听说,都笑了。

诗句翻译和赏析: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 译文:桃花盛开的帘子外面是温柔的东风,而帘后的人正慵懒地梳妆。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日里桃花盛开的景象,同时通过“东风”与“窗内人”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稍带寂寞的氛围。帘外的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暖意和生机,而帘内的“晨妆懒”则透露出人物内心的某种情绪——或许是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也可能是对即将到来的别离或悲伤的思考。

第二首诗节翻译和赏析: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 译文:桃花帘外依然开着,帘内的人却比桃花还要纤细消瘦。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深切关怀。春风依旧,然而那帘后的美人却已消瘦得难以辨认。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让人感叹美人的美貌,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 译文:花儿懂得同情人,花儿也因此愁苦,因为透过帘子的风将人们的消息吹透了。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微妙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花儿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和变化似乎在默默传递着某种情感或者信息。这里的“风吹透”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人物情感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 译文:风穿过湘妃的窗帘,庭院中花朵盛开,满目春光令人更加感伤。
  • 赏析:这句话通过风、湘妃、花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湘妃的形象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美好而不可及的东西,而花的美丽则是对这一美好的象征和映照。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几句则是关于自然与人的情绪交织的描述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 译文:院子里长满了青苔,门紧闭着,斜阳下栏杆上的人影独自凭倚。
  • 赏析:这里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青苔的生长、门的关闭以及栏杆上的人影,共同构成了一个孤独而沉思的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无法实现的愿望或是逝去的美好时光。

整体来看,这组诗歌通过对桃花、柳树、风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诗人通过人的情感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对生命、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