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未了,人回:“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道:“你藏起来,等我见他,若是小事罢了,若是大事,我自有话回他。”贾琏便躲入内套间去。这里凤姐命人带进小太监来,让他椅子上坐了吃茶,因问何事。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是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小太监道:“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因叫旺儿媳妇来,“出去不管那里先支二百两来。”旺儿媳妇会意,因笑道:“我才因别处支不动,才来和奶奶支的。”凤姐道:“你们只会里头来要钱,叫你们外头算去就不能了。”说着叫平儿,“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平儿答应了,去半日,果然拿了一个锦盒子来,里面两个锦袱包着。打开时,一个金累丝攒珠的,那珍珠都有莲子大小,一个点翠嵌宝石的。两个都与宫中之物不离上下。一时拿去,果然拿了四百两银子来。凤姐命与小太监打叠起一半,那一半命人与了旺儿媳妇,命他拿去办八月中秋的节。那小太监便告辞了,凤姐命人替他拿着银子,送出大门去了。这里贾琏出来笑道:“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凤姐笑道:“刚说着,就来了一股子。”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一面说,一面平儿伏侍凤姐另洗了面,更衣往贾母处去伺候晚饭。

诗句

一语未了,人回:“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凤姐正在处理一件重要的事务,突然有人报告夏太府的小太监来了。

译文

当话刚说完,就有人来报:“夏家太府派了一个小宦官过来。”

注释

  • 夏太府:指夏家家族的成员,通常在古代中国,家族中的长辈或高级官员会使用“太府”这样的尊称。
  • 打发:派遣或派出。
  • 小内监:宫廷中侍奉皇帝的小太监。
  • :这里是报告的意思。
  • 一语未了:一句话还没说完。
  • 人回:这里的人指的是一个仆人或者侍女。
  • 打发:派遣或派出。
  • 夏爷爷:夏家的长辈或家族成员。
  • 今儿:今天的早晨。
  • 偶见:偶然看到。
  • 房子:这里可能是指夏家的某个房产。
  • 竟短:缺少或不足。
  • 二百两银子:两百两白银。
  • 打发我来问:派我来向你询问一些事情。
  • 舅奶奶家里:指贾琏的母亲王夫人的家庭。
  • 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有现成的银两,先借用一两百两。
  • 改日等我们短了:等到我们缺少的时候。改日,即将来的那一天。
  • 自然一齐都送过来:当然全部都送来。
  • 只怕没有:我担心不会有那么多。
  • 若都这样:如果都是这样。
  • 只怕没有:或许不会有那么多次。
  • 只怕没有,若有:或许不会有,如果有的话。
  • 只管拿去:只要拿走。
  • 旺儿媳妇:贾琏的妻子之一,名旺儿。
  • 不管那里先支二百两来:先从我这里借二百两银子。
  • 给我两个金项圈:给我两个金制的首饰作为抵押。
  • 暂且押四百两银子:暂时抵押四百两银子。
  • 果然拿了四百两银子来:真的拿出了四百两银子。
  • 果然拿了四百两银子来(重复):真的拿出了四百两银子。

赏析

这首诗是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的一部分内容。在这一回中,描述了凤姐与夏太府之间的对话及其处理财务的方式,体现了她处理事务的机智和果断。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凤姐的性格特点,如她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以及她在财务方面的精明和决断力。同时,也展现了她对待家人和朋友的态度,既严厉又关怀备至。整首诗通过对人物的对话和行动的描述,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和人情世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