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贾琏出来,刚至外书房,忽见林之孝走来。贾琏因问何事。林之孝说道:“方才听得雨村降了,却不知因何事,只怕未必真。”贾琏道:“真不真,他那官儿也未必保得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林之孝道:“何尝不是,只是一时难以疏远。如今东府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那个不知。”贾琏道:“横竖不和他谋事,也不相干。你去再打听真了,是为什么。”林之孝答应了,却不动身,坐在下面椅子上,且说些闲话。因又说起家道艰难,便趁势又说:“人口太重了。不如拣个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爷,把这些出过力的老家人用不着的,开恩放几家出去。一则他们各有营运,二则家里一年也省些口粮月钱。再者里头的姑娘也太多。俗语说,‘一时比不得一时’,如今说不得先时的例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该使八个的使六个,该使四个的便使两个。若各房算起来,一年也可以省得许多月米月钱。况且里头的女孩子们一半都太大了,也该配人的配人。成了房,岂不又孳生出人来。”贾琏道:“我也这样想着,只是老爷才回家来,多少大事未回,那里议到这个上头。前儿官媒拿了个庚帖来求亲,太太还说老爷才来家,每日欢天喜地的说骨肉完聚,忽然就提起这事,恐老爷又伤心,所以且不叫提这事。”林之孝道:“这也是正理,太太想的周到。”贾琏道:“正是,提起这话我想起了一件事来。我们旺儿的小子要说太太房里的彩霞。他昨儿求我,我想什么大事,不管谁去说一声去。这会子有谁闲着,我打发个人去说一声,就说我的话。”林之孝听了,只得应着,半晌笑道:“依我说,二爷竟别管这件事。旺儿的那小儿子虽然年轻,在外头吃酒赌钱,无所不至。虽说都是奴才们,到底是一辈子的事。彩霞那孩子这几年我虽没见,听得越发出挑的好了,何苦来白糟蹋一个人。”贾琏道:“他小儿子原会吃酒,不成人?”林之孝冷笑道:“岂只吃酒赌钱,在外头无所不为。我们看他是奶奶的人,也只见一半不见一半罢了。”贾琏道:“我竟不知道这些事。既这样,那里还给他老婆,且给他一顿棍,锁起来,再问他老子娘。”林之孝笑道:“何必在这一时。那是错也等他再生事,我们自然回爷处治。如今且恕他。”贾琏不语,一时林之孝出去。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诗句:
- 贾琏出来,刚至外书房,忽见林之孝走来。
- 方才听得雨村降了,却不知因何事,只怕未必真。
- 宁可疏远着他好。
- 横竖不和他谋事,也不相干。
- 如今东府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那个不知。
- 家里一年也省些口粮月钱。
- 况且里头的姑娘也太多。俗语说,‘一时比不得一时’,如今说不得先时的例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该使八个的使六个,该使四个的便使两个。若各房算起来,一年也可以省得许多月米月钱。
- 提起这话我想起了一件事来。
- 我打发个人去说一声,就说我的话。
- 依我说,二爷竟别管这件事。
译文:
贾琏刚到外书房,突然林之孝走了过来。他听到雨村被降职的事,但不确定具体原因,觉得可能不真实。他认为与其与他交往可能会带来麻烦,所以建议保持距离。虽然贾琏决定不再参与他的事务,林之孝还是建议再打听一下原因。他担心家族人口过多会浪费资源,提出让一些老家人离开家庭,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还提到,家中的姑娘太多,应该为她们配对或成婚,这样可以减少开支。林之孝还建议将一些多余的女孩子释放回家,以免占用家庭资源。最后,他对贾琏的建议表示赞同,认为不必插手此事,因为贾琏已经决定不与他交往。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贾琏和林之孝之间的对话,主要讨论了家族成员的问题和家庭管理的问题。诗中涉及到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资源的分配以及对于家族未来的担忧。通过林之孝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家庭管理和资源利用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封建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整首诗通过对贾琏、林之孝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对话,展现了封建社会家族内部的纷争和冲突,同时也揭示了家庭管理的困难和挑战。在语言表达上,这首诗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