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正是没法,听见贾母一问,心想着:“若是说明,又恐老太太着急,若不说明;不用说将来,现在怎样办法?”定了主意,便回道:“若老太太不问,儿子也不敢说。如今老太太既问到这里,现在琏儿也在这里,昨日儿子已查了,旧库的银子早已虚空,不但用尽,外头还有亏空。现今大哥这件事若不花银托人,虽说主上宽恩,只怕他们爷儿两个也不大好。就是这项银子尚无打算。东省的地亩早已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儿了,一时也算不转来,只好尽所有的蒙圣恩没有动的衣服首饰折变了给大哥珍儿作盘费罢了。过日的事只可再打算。”贾母听了,又急得眼泪直淌,说道:“怎么着,咱们家到了这样田地了么!我虽没有经过,我想起我家向日比这里还强十倍,也是摆了几年虚架子,没有出这样事已经塌下来了,不消一二年就完了。据你说起来,咱们竟一两年就不能支了。”贾政道:“若是这两个世俸不动,外头还有些挪移。如今无可指称,谁肯接济。”说着,也泪流满面,“想起亲戚来,用过我们的如今都穷了,没有用过我们的又不肯照应了。昨日儿子也没有细查,只看家下的人丁册子,别说上头的钱一无所出,那底下的人也养不起许多。”
诗句
贾政正是没法,听见贾母一问,心想着:“若是说明,又恐老太太着急,若不说明;不用说将来,现在怎样办法?”定了主意,便回道:“若老太太不问,儿子也不敢说。如今老太太既问到这里,现在琏儿也在这里,昨日儿子已查了,旧库的银子早已虚空,不但用尽,外头还有亏空。现今大哥这件事若不花银托人,虽说主上宽恩,只怕他们爷儿两个也不大好。就是这项银子尚无打算。东省的地亩早已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儿了,一时也算不转来,只好尽所有的蒙圣恩没有动的衣服首饰折变了给大哥珍儿作盘费罢了。过日的事只可再打算。”
译文
贾政正感到无计可施,听到贾母的询问后,心里想:“如果说明情况,恐怕老太太会担心,如果不说明,以后的事情怎么办?现在只有先答应下来,再说。”于是决定回答:“如果老太太不问我,我也不会主动说。现在既然问到了这里,琏儿也在场,昨天我已经查过了,旧仓库里的银子已经空虚,不仅用完了,外面还有亏空。现在大哥的事情如果不花费银子找人帮忙,虽然主上宽厚,但大哥他们爷俩也未必能处理好。至于这些银子,还没有具体的打算。东省的土地已经被前一年吃完了第二年的租子,一时很难周转,只能把所有没有动用的、可以变卖的东西拿来给大哥和珍儿做路费。以后的事情只能以后再想办法。”
注释
- 贾政:指贾宝玉的父亲贾政。
- 贾府:指《红楼梦》中贾家的住宅。
- 贾母:指贾宝玉的母亲王氏。
- 明大义:明确道理。
- 复世职:恢复原有的世爵职位。
- 政老:指贾政。
- 沐天恩:得到天子的恩赐和庇护。
- “若”:如果。
- “老太太着急”:担心贾母担忧。
- “说明,又恐老太太着急”:表示如果说明了问题,又怕贾母因为事情复杂而着急。
- “咱们家”:指贾府。
- “摆了几年虚架子”:形容贾府过去过于注重形式,没有实质内容。
- “据你说起来”:根据你的说法。
- “咱们竟一两年就不能支了”:意思是贾府可能一两年就要破产。
- “谁肯接济”:指没有人愿意帮助。
- “昨日儿子也没有细查,只看家下的人丁册子”:贾政昨天只是粗略地查看了家下的户口册子。
- “那底下的人也养不起许多”:那些下面的人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 “辰时”:古代把上午9点到11点分为“辰时”。
- “寅年吃了卯年的租”:比喻过去的粮食被现在的消耗完。
- “折变了给大哥珍儿作盘费”:把能用的东西全部拿出来,作为珍儿的生活费。
- “过日的事只可再打算”:今后的事情只能再考虑。
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第一百二十七回中的一节,主要讲述了贾政在面对家族困境时的无奈与焦虑。诗中贾政表达了自己对于家庭状况的担忧和无力感,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些家族因缺乏实际行动而导致的贫困和衰败。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贾政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充满了悲凉和无奈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