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空空道人牢牢记着此言,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果然有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空空道人便将贾雨村言了,方把这《石头记》示看。那雪芹先生笑道:“果然是‘贾雨村言’了!”空空道人便问:“先生何以认得此人,便肯替他传述?”曹雪芹先生笑道:“说你空,原来你肚里果然空空。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似你这样寻根问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那空空道人听了,仰天大笑,掷下抄本,飘然而去。一面走着,口中说道:“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后人见了这本奇传,亦曾题过四句为作者缘起之言更转一竿头云:
诗句
那空空道人牢牢记着此言,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果然有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空空道人便将贾雨村言了,方把这《石头记》示看。那雪芹先生笑道:“果然是‘贾雨村言’了!”空空道人便问:“先生何以认得此人,便肯替他传述?”曹雪芹先生笑道:“说你空,原来你肚里果然空空。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似你这样寻根问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译文
那位空空道人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也不知道过了多少轮回和劫难,终于发现了一个悼红轩,在那里看到了曹雪芹先生正在那儿阅读历代的史书。空空道人就向贾雨村说了这些话,然后展示给《石头记》。曹雪芹先生笑着说:“确实是‘贾雨村言’啊!”空空道人又问:“先生怎么认识这个人,竟然愿意替他传述?”曹雪芹先生笑着回应说:“说你空,原来是你肚子里真的空空。既然是胡编乱造的话,只要没有错别字,语法上的错误,以及前后矛盾的地方,我乐意跟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酒足饭饱之后,在夜晚灯光下,一起消磨时间,也不必像那些有地位的人那样去评判这些作品,你这样刨根问底地寻找,就像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一样。”
注释
- 空空道人:指的是作者曹雪芹,他是一位虚构的人物。
- 悼红轩:一个藏书楼的名字,用来比喻曹雪芹的文学创作环境。
- 曹雪芹先生:指曹雪芹自己,他是《红楼梦》的作者。
- 贾雨村: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后来成为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
- 《石头记》:《红楼梦》的原名。
- 乐得与二三同志:乐于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时光。
- 更转一竿头:这里可能是对“翻经”或“重写”的隐喻,表示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的一种态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过程,通过一位名叫空空道人的叙述者的视角展现了他对这部巨著的理解和评价。诗中表达了曹雪芹对于文学创作的自由和创新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在面对批评时的宽容和幽默。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曹雪芹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