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元朝初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翻译:

  •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东风轻轻吹醒了大地,使得春意更加浓厚。诗句中的“愁上眉山”意味着诗人心中的忧愁如同山峰一样高耸。而“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则描述了诗人在夕阳下站立的场景,他的身影显得孤独而又凄凉。

  • 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心系家乡。这里的“避地”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而“沧海”则象征着广阔的海洋。诗人用“险梦逐潮还”来形容自己的梦想就像潮水一般随时会破灭。

  • 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地方寒冷的感受。与长安相比,这里(即作者所在的地点)的温度似乎更低,因此感到更冷。

  •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听到悲笳声时的感触。诗人看到匆匆而过的过客,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他拿起吴钩刀不说话,因为他知道这无法改变什么。最后一句“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像欣赏梅花一样保持乐观的心态。最后的一句”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淡然处之,不再执着于过去或未来,而是选择放下所有的羁绊,享受当下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