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渺何处,逸响超凡群。
徙倚十尺堂,望古怀清芬。
嶙峋具仙骨,薜荔呈元文。
幽禽乐涧阿,嘤嘤天际闻。
风吹洞口香,萧寥疑是君。
名士喜名山,岂以今昔分。
朅来金阊道,枫暗吴江濆。
所愿既获偿,歌阕看些曛。
【注释】
游石门:游历石门山。
逸响:高亢的鸣声。超凡群:超越常人。
徙倚:徘徊,逗留。堂:厅堂。
古:指石门山。怀清芬:怀念山上的芬芳气息。
嶙峋:山峰耸立的样子。具仙骨:像仙人一样。薛荔:一种植物,又名木莲、草薜荔。呈元文:展现原始的文采。
幽禽:深山中的小鸟。涧阿:山涧。嘤嘤(yīng yīng):鸟叫声。闻:听到。
萧寥:形容风吹过山口的声音。疑:怀疑。君:你。
名士:有名的人或学者。喜:喜欢。
朅来:突然来临。金阊道:苏州城西的阊门外。枫:落叶乔木,秋季叶变红色。吴江:即苏州之江南。濆(fén):山崖边。
所愿既获偿:我的愿望得以实现。看些曛:看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石门山的小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愉悦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小诗。
首句“古人渺何处”起得突兀,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后文作铺垫。“逸响超凡群”,用“逸响”和“超凡群”两个词语描绘了石门山中鸟儿的鸣叫声音,显得十分悠扬动听,仿佛它们的声音已经超越了普通人能够达到的境界,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鸟儿的鸣叫声,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石门山中,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诗人继续描绘石门山的景象。“徙倚十尺堂,望古怀清芬。”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石门山中漫步的情景。他走到一座十尺高的堂前,抬头望向远方,只见山中古木参天,香气四溢。这两句诗通过对石门山中古木和香气的描写,展现了石门山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韵味。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石门山中的生物。“嶙峋具仙骨,薜荔呈元文。”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石门山中的石头和薜荔比喻成有仙骨和元文的形象。这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加富有诗意。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石门山中生物的独特性,使读者更加好奇石门山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诗人再次回到对石门山的描写。“幽禽乐涧阿,嘤嘤天际闻。”这两句诗描写了山涧中的小鸟欢快地歌唱的情景。这些小鸟在山涧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发出悦耳的叫声,仿佛在给人们带来欢乐。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山涧中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小诗。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描绘,成功地将石门山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韵味呈现给读者,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