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偏不误,肠断脊令原。
正是情怀恶,那堪风雨昏。
连宵惊人梦,何日返羁魂。
天意殊茫昧,凭谁对榻论。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凄迷的梦境,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
译文
听说学和仲兄在伏羌去世了,却得不到消息,
传闻未必不真实,我的肠子已断了脊令原。
正是情怀恶,那堪风雨昏?
连宵惊梦魂,何时返羁魂?
天意殊茫昧,凭何人对榻论?
注释
- 学和仲兄: 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或亲人,因名字中有“学”(学习、学问)和“仲”字,故称之为“和仲兄”。
- 伏羌: 地名,今甘肃省天水市境内。
- 不得消息: 没有得到关于学和仲兄的任何消息。
- 肠断: 形容极度悲伤,悲痛到肝肠寸断。
- 脊令原: 这是古代的一种地理标志,位于今天的陕西陇县附近。
- 情怀恶: 情感极为恶劣,难以言表。
- 天意殊茫昧: 上天的意图非常模糊不明。
- 凭何人: 依靠谁可以讨论此事?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失去好友的痛苦和哀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首联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传闻未必不真实,暗示着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如误会或谣言等)导致朋友的消息失实。颔联进一步描述了由于失去了重要的人,作者感到心如刀割,难以承受。颈联则转入梦境,表达了在梦中反复听到关于朋友死亡的消息,以至于无法入睡。尾联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既然命运如此无常,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来安慰自己的心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内心挣扎与痛苦。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诗歌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深切缅怀,也反映了人在面对重大失落时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