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独行役,北风吹短莎。
冻云侵路断,疲马怯山多。
大地白成晓,长溪寒不波。
澄清杳难问,关塞屡经过。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雪夜”一诗。

本题中,诗句“雪夜独行役”“北风吹短莎”“冻云侵路断”“疲马怯山多”等都是描写景物的句子,这些句子都写出了雪天的特点,“北风”、“短莎”、“冻云”、“路断”“疲马”、“山多”都是写景的关键词,所以赏析的时候,可以从这几点入手。“大地白成晓”一句中的“晓”指天亮,这里形容雪后大地一片白色,“长溪寒不波”这句是说小溪因为结冰而没有波纹,可以想象出那溪水被冻住了一样,因此赏析时也可以从描写景物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

译文:

在雪夜里独自行走着,北风凛冽吹过矮小的芦苇;路上冻云遮断了道路,疲弱的马儿畏惧着山岳。大地上

铺满了白雪,天刚亮时也看不到一丝波纹。长满冰雪的小溪里也没有了波纹。

注释:

雪夜:即《夜雪》。役:服役,应作“役役”。

北风:泛指寒冷的西北风。短莎:低矮的芦苇。

冻云:指凝结在天空中的云层。路断:积雪厚到把路封堵了。

长溪:指小溪。波纹(wén):水面的涟漪。

赏析:“雪夜独行役”,点明时间是雪夜,说明诗人在雪夜中独自前行。“北风吹短莎”,点明风势之猛,暗喻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冻云侵路断”,点明天气之冷,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心情之凄清。“疲马怯山多”,点明地点之僻静,暗喻诗人心境之孤寂,同时表达了他旅途的辛苦。“大地白成晓”,以大写意的方式描绘了一幅银装素裹的雪地景象。“长溪寒不波”,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溪水的清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澄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