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秋阴村路黯,残霞岭表夕阳红。
人盘绝磴出云背,鸟堕寒烟没雨中。
入塞万山青露顶,穿林一磬响摩空。
不应更恋浮生乐,好御泠然列子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老树秋阴村路黯,残霞岭表夕阳红”意思是:村路上老树笼罩着一片秋阴,夕阳映红了山岭尽头的地方。这里运用了色彩对比手法。
“人盘绝磴出云背,鸟堕寒烟没雨中”意思是:人攀上陡峭的山路从云端中飞驰而过,鸟儿落入冷雾弥漫的雨中不见了。这里运用的手法是动静结合,写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入塞万山青露顶,穿林一磬响摩空”意思是:进到关塞内,只见万山青翠欲滴,树林间一磬声震天响彻云霄。这句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色。
“不应更恋浮生乐,好御泠然列子风”意思是:我不应留恋这世间的繁华快乐生活,应当驾御那飘飘如仙的清凉之风远行了。这里表达了诗人要超脱世俗的情怀。
【答案】
登山观雨
译文:
老树秋阴村路黯,残霞岭表夕阳红。
人盘绝磴出云背,鸟堕寒烟没雨中。
入塞万山青露顶,穿林一磬响摩空。
不应更恋浮生乐,好御泠然列子风。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风光诗。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美的边塞图卷,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与思考。
首联写登高所见。诗人登上高山远眺,只见秋日的山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阴,而夕阳却把山岭尽头染成一片红色。“黯”“红”两字,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反差,生动地描绘了边关秋天的苍凉之景。
颔联写登山所见。诗人继续登山,攀登险峻的山路,从云朵后面飞驰而过,而一群小鸟则落入冷雾弥漫、看不见天地之间的景象中。“盘”、“坠”等字眼,既写出了山路的艰险曲折,又写出了诗人攀登时的艰难困苦,同时也渲染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氛。“入塞”、“没雨”两句,则将镜头由远景推向近景,进一步表现了边关的苍茫之境。“入塞”,点出了诗人所在的方位;“万山青露顶”,既写出了山势的险峻奇特,又写出了边陲的荒凉萧索;“穿林一磬响摩空”,则将边塞的寂静气氛推向高潮。一个“摩”字,既写出了磬声在空旷中的回荡效果,也突出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颈联写诗人在边塞的生活感受。他看到边塞的群山连绵,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洒满大地;他听到山林间的钟磬声,声音远远地传遍天际。“青”是山的颜色,“红”是夕阳的颜色,“青”与“红”相对,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露顶”一词,既指山石裸露,又指草木繁茂,二者相互映衬,更加突出了山色之美。“一磬响摩空”则写出了钟磬声回荡在空中的景象。“摩”,即振动、摇动之意,此处形容磬声回荡于空中,给人一种悠扬动听之感。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面对壮美的自然景色,不禁产生了超脱尘世的感慨。他不想留恋这世上的繁华富贵,而是要驾御那清凉的清风远走高飞。“列子”即列子(列子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篇》),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善于御风而行,飘然而去。这里的列子指的是庄子。庄子认为一切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人只有顺应自然的变化才能得道长生。因此“列子风”就是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清凉之风。这一联表明了诗人要超脱世俗的情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