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鸣篝火蛇横草,亭长手提一剑扫。
京索荣阳百战馀,难得生还见父老。
鸡犬新丰乐故乡,万岁千秋魂渺茫。
酒酣起舞泪沾臆,风声渗澹云苍苍。
四顾山河要人守,诛夷半出儿女手。
宫中雉雊反九起,胡乃藏弓烹走狗。
呜呼钟室之死冤最深,从赤松游非本心。
【注释】
1.歌风台:指汉高祖刘邦曾设宴高歌,并命乐师作歌。此诗为汉乐府古题,《汉书·礼乐志》载汉高祖“立代王为梁王,徙其国于定陶,曰‘以梁地为天下’”。
2.狐鸣篝火蛇横草:传说周宣王时有狐妖,夜哭于城上,使国人惊恐。周宣王起筑台于城上,置火炬如昼;又令军士持蛇于草中,以备妖魅。
3.亭长:官名,秦时地方官吏的统称,汉初亦如此。手持剑:形容其勇猛善战。
4.京索荣阳百战馀:京索,即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荣阳,古县名,在今河南开封市。百战馀,谓经过多次战斗后余存的人。
5.难得生还见父老:难逢生还者,多已死,故难逢其面。
6.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汉时属京兆尹。乐故乡:犹言乐土。
7.万岁千秋魂渺茫:指人死后灵魂飘忽无定,或指人生短暂而渺茫。
8.酒酣起舞泪沾臆:意指饮酒至兴时,情不自禁地起舞。
9.风声渗澹云苍苍:形容风声凄清,云气苍凉。渗澹,风吹云动的样子。
10.四顾山河要人守:四周环山,形势险要,需人守卫。
11.诛夷:诛灭、杀戮的意思。
12.九起:指发生的事。
13.胡乃藏弓烹走狗:胡人竟然收起弓弩来烹煮狗肉。
14.呜呼钟室之死冤最深:指司马迁因上书论列李陵事而被施以宫刑,幽禁于大牢之中,受尽折磨而死,死得冤枉。
15.从赤松游非本心:从赤松子游不是本意。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赏析】
这是汉代诗人司马相如所作《上林赋》中的一段,描写了汉武帝时期上林苑里的繁华景象。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不同的景物和人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狐鸣篝火蛇横草”,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篝火旁传来狐狸的叫声,草丛中有蛇横行。这里用狐鸣篝火比喻周宣王时期的歌舞升平,而蛇横草则暗示着战争的威胁。
第二句:“亭长手提一剑扫”,描述了亭长的勇敢形象,他提着剑去扫除敌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亭长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京索荣阳百战馀”,“京索”指的是京兆,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荣阳”是古县名,位于现在河南省开封市。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经过百战之后,剩下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一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人民的苦难。
第四句:“难得生还见父老”,意思是说很难有生还的人能够见到自己的父亲和亲人。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五句:“鸡犬新丰乐故乡”,意思是说在新丰这个乐土里,鸡犬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暗示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万岁千秋魂渺茫”,意思是说人们的魂魄飘荡在天地之间,不知道何时能够找到归宿。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第七句:“酒酣起舞泪沾臆”,意思是说在喝酒的时候,忍不住起舞,泪水沾湿了衣襟。这一句描绘了人们在欢乐时刻无法抑制的情感流露。
第八句:“风声渗澹云苍苍”,意思是说风的声音在云间飘荡,显得深沉而又遥远。这一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和深远。
第九句:“四顾山河要人守”,意思是说四周环山,形势险要,需要人去守卫。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责任。
第十句:“诛夷半出儿女手”,意思是说诛灭杀戮的事情大多是由孩子们完成的。这一句讽刺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第十一句:“宫中雉雊反九起”,意思是说皇宫里出现了不祥之象,预示着将要发生大事。这一句揭示了宫廷内部的危机和混乱。
第十二句:“胡乃藏弓烹走狗”,意思是说匈奴人竟然收起弓弩来烹煮狗肉,表示他们不再侵扰汉朝。这一句展现了汉朝的强大和匈奴人的无奈。
第十三句:“呜呼钟室之死冤最深”,意思是说司马迁因为上书论列李陵事而被施以宫刑,幽禁于大牢之中,受尽折磨而死,死得冤枉。这一句表达了对司马迁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
第十四句:“从赤松游非本心”,意思是说他原本就不喜欢修仙访道的生活,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去跟随赤松子游历。这一句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