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鳌镜没三山立,风吹舶趠天吴泣。
两两屏障星模糊,逼视双龙墨痕湿。
刑部家亡胜国秋,百年彝器有谁收。
兵火摧残盗胠箧,舟移壑徙水东流。
此图不信有还理,龙之为灵昭昭矣。
画师画龙通龙语,龙乎龙乎奈何许。
人间好赝无真龙,龙今下天天朦朦。
不如画上僧繇壁,待汝飞鸣雷雨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题目为《题家刑部公所遗双龙图》。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六鳌镜没三山立,风吹舶趠天吴泣。
注释:六个巨鳌的镜子消失了,只剩下三个山峰屹立;风吹过,仿佛天吴(传说中的神)在哭泣。
赏析: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自然变化的感慨。两两屏障星模糊,逼视双龙墨痕湿。
注释:两两相望的屏障上的星星显得模糊,仔细观察双龙的墨迹湿润了。
赏析:这里的“逼视”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观察者对画面细节的专注和好奇,而“墨痕湿”则暗示了画作的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刑部家亡胜国秋,百年彝器有谁收。
注释:刑部家族已经消亡于败落之中,如同经历了一个朝代的更迭;百年来收藏的文物都散落一地。
赏析:“胜国”指曾经繁荣的国家,这里用来形容刑部家族的衰落;“彝器”指的是古代的祭祀用具,这里比喻文物。兵火摧残盗胠箧,舟移壑徙水东流。
注释:战争的硝烟破坏了文物,盗贼偷窃了珍贵的文物;船只被移动到山涧中,河流向东流淌。
赏析:这里描述了战乱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以及文物随水流变迁的凄凉景象。此图不信有还理,龙之为灵昭昭矣。
注释:这幅画中的龙不可能回到原来的地方,因为龙的存在本身就是明确的。
赏析:这里强调了龙作为神话生物的存在,即使失去了原有的环境,它的形象仍然清晰可见。画师画龙通龙语,龙乎龙乎奈何许。
注释:画师画龙时能够领悟龙的神韵,但为何允许龙出现在画中呢?
赏析:这里的反问表达了对于传统绘画中龙的象征意义的质疑,以及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人间好赝无真龙,龙今下天天朦朦。
注释:人们喜欢伪造赝品,却没有真正见到真正的龙;如今天上的云彩朦胧不清。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假、真伪的反思,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完美和混沌状态的感慨。不如画上僧繇壁,待汝飞鸣雷雨夕。
注释:还不如画一幅张僧繇的壁画,等待它在雷雨之夜飞翔鸣叫。
赏析:这里以壁画和张僧繇的名字作比,寓意画作具有超越现实的力量,能够带来希望和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