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
所至争负视,遮道观堵墙。
参随似驭马,执挞如驱羊。
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
始与献吉昵,国士相颉颃。
名成互诋諆,鼓旗树战场。
狱急莫为直,上书杨文襄。
对山一救我,仲默今则忘。

何副使景明

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

所至争负视,遮道观堵墙。

参随似驭马,执挞如驱羊。

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

始与献吉昵,国士相颉颃。

名成互诋諆,鼓旗树战场。

狱急莫为直,上书杨文襄。

对山一救我,仲默今则忘。

注释:

  1. 笄秃:指头发蓬松散乱的样子。
  2. 施:装饰。
  3. 茧角:指蚕蛹的头部,形状像鸟嘴。
  4. 乡:同“向”,面对。
  5. 负:背在背上,比喻嫉妒、憎恨。
  6. 遮:阻挡。
  7. 观堵墙:形容人很多挡住了道路。
  8. 参随:指侍从。
  9. 驭马:驾车。
  10. 执挞:受鞭打。
  11. 污:玷污。
  12. 手要:手要洗干净。
  13. 始:开始。
  14. 献吉:名字。
  15. 颉颃(xiān hàng):鸟互相追逐嬉戏。这里比喻两人争斗。
  16. 相颉颃:相互争斗。
  17. 诋諆:诽谤。
  18. 战场:比喻斗争的场所。
  19. 狱急:官司紧急。
  20. 文襄:即杨文襄,指杨亿。
  21. 对山:指山名。
  22. 仲默:作者的朋友。
    赏析:
    《何副使景明》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之情。
    首联“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描绘了友人何副使的形象。何副使的头发蓬松散乱,就像车篷一样;他的头上有像鸡冠一样的茧角,让人联想到他的身份地位。这两句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展现了何副使的形象特点。
    颔联“所至争负视,遮道观堵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状态。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会背对着他,用眼睛看着他的背影;他走过的街道上布满了人,就像墙壁一样挡着路。这两句通过描述他人对何副使的态度和行为,反映了他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参随似驭马,执挞如驱羊”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何副使的形象特征。他身边有许多侍从跟随,就像驾驭马车一样;而他对待这些人的态度却像对待牛羊一样严厉。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何副使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
    最后两联“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和“始与献吉昵,国士相颉颃”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他认为何副使的形象不应该被污染,应该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身;他与友人的关系应该是亲密无间的,不应该发生争斗。这两句通过表达诗人的观点,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期望和要求。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何副使的形象和生活状态,并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希望他能够保持清白之身,与朋友和睦相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