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戚家军,军声恫贼呵风云。
猫峒安南盗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
其来如雨去如风,灭于西者生于东。
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枋国何人抑不叙,幕府攘之自为计。
血肉淋漓换得来,弃置空虚无用地。
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夺如儿戏。
君门万里臣何言,新鬼故鬼声烦冤。
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

俞大猷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将,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这首诗就是对他的赞颂。

首先来看第一句:“戚家军,戚家军,军声恫贼呵风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戚家的士兵们,戚家的士兵们,你们的军声吓退了贼寇,让风云都为之变色。” 这里的“戚”指的是明末将领戚继光的家族。戚家军是明朝后期以戚继光为首的一支精锐部队,他们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诗中的“军声恫贼”就是说戚家军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慑了敌人。而“呵风云”则形容戚家军威武雄壮,如同天地间的力量一样。

第二句:“猫峒安南盗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猫峒地区,安南的盗贼开始蠢蠢欲动,海疆的风波也日益严重,无法平息。” 这里的“猫峒”是地名,位于今天越南的北部。安南则是当时对越南的一种称呼。这句诗描绘了当时边疆的紧张局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第三句:“其来如雨去如风,灭于西者生于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敌人的进攻就像是下雨一样猛烈,而撤退却又像风一样迅速。曾经被消灭的敌人又可能在东方重新崛起。”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警惕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述了俞大猷在战场上的表现。第四句:“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他指挥过的战役数量众多,他在水陆两栖战斗中取得的功绩也是数不胜数。” 这句话赞美了俞大猷的军事才能和勇敢,也表明了他的功绩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第五句:“枋国何人抑不叙,幕府攘之自为计。”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国家的危难时刻,谁能不被提及呢?而他却自己主动承担起了责任。”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俞大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英雄本色。

第六句:“血肉淋漓换得来,弃置空虚无用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胜利。但是这些胜利却显得如此空洞,没有任何价值。”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残酷性和胜利的代价的思考。

第七句:“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夺如儿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时候会因为一时的失误而导致失败,就像小孩子玩游戏一样轻松自如。” 这句话批评了俞大猷有时过于自信或者轻敌的态度。

第八句:“君门万里臣何言,新鬼故鬼声烦冤。”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面对皇帝的责问,我又能说些什么呢?新死的鬼魂和旧死的鬼魂都在为我鸣冤叫屈。” 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冤案,诗人以此来表达他的愤懑和不平。

最后一句:“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脱下盔甲后,我用剑舞来抒发心中的郁闷;研磨朱砂研墨后,我在易轩上读书寻求解脱。”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俞大猷的赞美和对他的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民族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理想追求的反思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