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运海运改河运,更改民运为兑运。
运河规画功告成,一一亲承神禹训。
宝山肇锡捍潮堤,继而渠凿淮东西。
淮东西,河南北,吕梁洪险刁阳塞,用地所宜河受职。
三千馀里递灌输,中间置仓四十区。
置舍五百六十八,四十七闸版斯拔。
粮艘尾尾如龙游,由江而淮汇河流,直达直沽无滞留。
岁漕京师五百万,足食兼为兵民谋,论封合号平江侯。
平江侯,白山岛上倭焚舟。
下马裹创战且走,西番南蛮割贼首。
宰相安用读书人,渠是辽阳射鹰手。

【译文】

平江侯陈瑄

陆运海运改河运,更改民运为兑运。

运河规画功告成,一一亲承神禹训。

宝山肇锡捍潮堤,继而渠凿淮东西。

淮东西,河南北,吕梁洪险刁阳塞,用地所宜河受职。

三千馀里递灌输,中间置仓四十区。

置舍五百六十八,四十七闸版斯拔。

粮艘尾尾如龙游,由江而淮汇河流,直达直沽无滞留。

岁漕京师五百万,足食兼为兵民谋,论封合号平江侯。

平江侯,白山岛上倭焚舟。

下马裹创战且走,西番南蛮割贼首。

宰相安用读书人,渠是辽阳射鹰手。

【注释】

陆运海运改河运:陆运指水路运输、陆路运输;海运是指海上运输。

更改民运为兑运:兑换运输,即以物易物。

神禹:即大禹,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

宝山肇锡捍潮堤:宝山开始修建了抵御潮水的堤坝。

淮东西:指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两省东部地区。

吕梁洪险刁阳塞:指黄河中游的吕梁山区,地势险恶。

地所宜:适合的地方。

四千馀里:约计有四千多里。

仓四十区:指设立仓库四十个。

仓五百六十八:指设有五十六个仓库。

闸版斯拔:指在河道上修建闸门。

粮艘尾尾如龙游:指粮食的运输船只排成长队像龙一样前行。

直达直沽无滞留:指漕运的粮食能直接到达直沽港,没有滞留。

岁漕京师五百万:每年漕运粮食达五百万石。

足食兼为兵民谋:足够供应军饷的同时,也解决了百姓的生活问题。

论封:封爵,给予称号。

白山岛:指今辽宁省的庙岛群岛。

倭焚舟:明朝时期日本倭寇曾焚烧明朝船只,进行海盗活动。

安用:何必需要。

辽阳射鹰手:指善于狩猎鹰的人,喻指有才能的人。

【赏析】

这首诗歌是明代诗人陈瑄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体诗。全诗共七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陈瑄对于漕运的关心和期望。

第一句“陆运海运改河运,更改民运为兑运”,描写了漕运从陆路运输、海运改为河运,再到兑运的过程,展现了漕运的历史变迁。

第二句“运河规画功告成,一一亲承神禹训”,描述了运河建设的顺利完成,以及陈瑄亲自接受大禹教诲的情景。

第三句“宝山肇锡捍潮堤,继而渠凿淮东西”,描绘了宝山地区建立防洪堤坝,接着又在淮河两岸进行了渠道挖掘的景象。

第四句“淮东西,河南北,吕梁洪险刁阳塞,用地所宜河受职”,进一步描绘了淮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以及运河在此的作用。

第五、六句“三千馀里递灌输,中间置仓四十区。置舍五百六十八,四十七闸版斯拔”,描述了运河沿线的输送和仓储情况,以及修建闸门的情况。

第七句“粮艘尾尾如龙游,由江而淮汇河流,直达直沽无滞留”,描绘了粮船沿江而下、汇聚到运河中,最终到达天津直沽港的场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充分展示了陈瑄对漕运事业的关心和期望。同时,诗歌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明代漕运历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