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硎山下钓鱼矶,手镜奚囊照落晖。
残客对人谁可耐,俳优畜我不如归。
曲成打虎宜雄服,书到筹松有息机。
踔掉名为颠主事,斋仪庙颂上宸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支硎山下钓鱼矶,手镜奚囊照落晖。

  • 支硎山: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的一处山峰,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 钓鱼矶: 指支硎山附近的一个著名钓鱼地点。
  • 手镜奚囊: 古代诗人常用此语形容随身携带之物,如手镜、书函等,用于映照或携带物品。这里可能指诗人带着手镜和书籍。
  • 照落晖: 夕阳下的景象,形容景色美丽而宁静。

2. 残客对人谁可耐,俳优畜我不如归。

  • 残客: 这里指疲惫的旅行者或者失落的人。
  • 俳优畜我: 俳优(古代表演艺术的一种,通常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演)在这里比喻为生活中的轻松愉快或娱乐活动。
  • 不如归: 表示诗人认为在俳优的娱乐中不如回家休息,享受平静的生活。

3. 曲成打虎宜雄服,书到筹松有息机。

  • 曲成打虎: 指通过巧妙的方法解决困境或难题,如用计策制服猛虎。
  • 宜雄服: 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强大的能力和勇气,适合英雄行为。
  • 书到筹松有息机: 暗示通过学问(书)可以获得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息机)。

4. 踔掉名为颠主事,斋仪庙颂上宸扉。

  • 踔掉名: 指因为名声或地位而感到自豪或得意。
  • 颠主事: 可能是说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才华或成就)被推举为主事官或其他重要职务。
  • 斋仪庙颂上宸扉: 指诗人有机会向皇帝进献礼仪之典,并在朝廷中获得尊敬与赞誉。

译文:

  1. 在支硎山脚下,有一个钓鱼的地方,我用手中的镜子和书囊来照亮落日的光芒。
  2. 那些疲倦的旅人和失落的人,谁能抵挡得住这宁静美景的吸引呢?比起戏子们带来的娱乐,我更愿意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的生活。
  3. 巧妙地解决难题就像打虎一样需要勇气和能力,而通过学习获得的智慧就像是找到了开启问题的关键。
  4. 我的声誉因某事而被提升,我有机会参与重要的典礼和仪式并向皇帝进谏,得到了皇帝和人民的称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以及对个人志向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及其对生活的态度。诗中所提到的“支硎山”、“钓鱼矶”、“手镜奚囊”等都是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元素,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俳优的关系,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英雄行为的向往。此外,诗人还提到了通过学问和智慧可以解决困难,表明了他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决心。最后,诗人通过获得皇帝赏识和参与国家大事的经历,体现了他的抱负和对国家的忠诚。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