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行万里,到此势初平。
峡束双崖豁,天开一线明。
物情争险阻,客意自澄清。
遥望西陵渡,扁舟竟日横。

平善坝小泊

蜀江行万里,到此势初平。

峡束双崖豁,天开一线明。

物情争险阻,客意自澄清。

遥望西陵渡,扁舟竟日横。

译文:
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平善坝时水面平静,地势也变得平坦。两岸峡谷被山壁分隔开来,形成两处开阔地带,天空如同被撕开一道缝隙,阳光透进来显得格外明亮。周围的景色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险峻与挑战,但心中却保持着一份宁静和清晰。远处西陵渡口的景色令人遥想,希望在此处停船过夜,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注释:

  1. 蜀江行万里 - 指从四川出发,经历了漫长的江河之旅。
  2. 势初平 - 形容抵达后江面开始平静下来。
  3. 峡束双崖豁 - 描述峡谷两边的山崖被峡谷分开,形成了一个开阔的空地。
  4. 天开一线明 - 形容天空中只有一线阳光照射进来,显得格外明亮。
  5. 物情争险阻 - 自然界的险峻地形让人感受到一种竞争和对抗的氛围。
  6. 客意自澄清 - 内心的平静和清明超越了外在环境的险阻。
  7. 西陵渡 - 地名,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境内。
  8. 扁舟竟日横 - 形容在西陵渡停留了一整天,船只横卧在水面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抵达目的地后的所见所感的诗。首句“蜀江行万里”,表达了作者长途跋涉的经历,而“到此势初平”则描绘了到达目的地后江面的宁静与平稳。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通过“峡束双崖豁”和“天开一线明”来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了一种由紧张到舒缓的转变。

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情绪相互映照。面对大自然的险峻,诗人内心却保持了一份清净与明朗,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通过“物情争险阻”和“客意自澄清”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人心境的超然独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旅途经历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