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半壁重江淮,创制显庸,奋武揆文公不愧;
甘苦一身同士卒,殷勤拂拭,感恩知己我尤深。

【注释】

东南半壁:指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江淮:指今安徽、湖北一带的河流和地区,即江南地区。创制:制定法令制度。显庸:显示才能。奋武揆文:奋发武力,审察文教。公不愧:公可无愧。甘苦:甘甜和苦涩。一身:单个人。士卒:士兵。殷勤拂拭:勤加照料。感恩知己:感激知遇之恩。我尤深:我更深切。

【译文】

东南半壁江山重在江和淮之间,制定法令制度显示你的才干,奋勇杀敌和审察文教你都不愧为一个君子;你甘愿承受艰苦与士卒同甘共苦,对知遇之恩殷勤地照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赏析】

此诗是作者给彭玉麟写的挽联。彭玉麟(1817—1852),字雪琴,号石泉,湖南衡阳人。道光举人,咸丰初年任两江总督署按察使,后历任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他以廉洁著称,为官正直,有“清节”之称,但因受慈禧太后赏识而得罪于肃顺等人而被排挤出朝,最后客死江西。

上联“东南半壁重江淮”,既点出了彭玉麟的籍贯,也突出了他所处的地位;“创制显庸,奋武揆文公不愧”赞扬了彭玉麟的政治成就,说他既有政治头脑又有武功才干,所以“公不愧”。彭玉麟曾任两江总督署按察使,曾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参与洋务运动,因此“奋武揆文”(奋发武力,审察文教)是他的职责所在,这自然也是对他政治才能的肯定。

下联“甘苦一身同士卒,殷勤拂拭感恩知己我尤深”,则是从感情角度来赞美彭玉麟的高尚品质。“甘苦一身同士卒”说彭玉麟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有荣誉时也把功劳让给别人;“殷勤拂拭”则说彭玉麟对部下关怀备至,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信一样;“感恩知己”则是说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我尤深”表明这种感情更加深挚。

这首挽联既赞扬了彭玉麟的政治才能,又赞美了他的人品,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感情,是一篇优秀的挽联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