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律以定中原,想百战芒销,金瓯再巩,九重枚卜,锡爵增荣,卌年来纬武经文,总归夕阳维寅,吐握公诚如一日;
登泰山而小天下,念衡湘地接,忝荫桑枌,褒鄂门高,谬施萝茑,五岭外御轮亲迎,岂意早违半子,音容仿佛遽千秋。
诗句解读:
- “出师律以定中原” - 这句话描述了曾国藩决心使用法律手段来稳定和恢复中原的治理。”出师”可能意味着他开始实施法律或策略来处理国家的事务。”定中原”则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和恢复中原秩序的愿景。
译文:
- 出师(出征,开始行动)
- 用法律(律法、法则)去稳定(安定、平定)中原(指中国的北方地区)
- 想(期望)百战(多次战斗)后的辉煌成就
- 金瓯再巩(再次稳固金瓯,即国家政权),表示恢复或保护国家的完整性
- 九重(多层的宫殿)枚卜(占卜),意指通过占卜确定天命所归
- 锡爵增荣(赐予爵位,增加荣誉),形容给予荣誉或加官进爵
- 卌年来纬武经文(二十年来,致力于军事和文治),指其长期的治国努力
- 总归夕阳维寅(最终回归于平静与安宁),暗喻国泰民安
- 吐握公诚如一日(始终忠诚,如同一天),强调他的忠诚不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曾国藩收复中原并维护国家统一的崇高敬意和期望。通过“出师律以定中原”,诗人描绘了一个准备用法律和武力来确保国家安定的形象;而“卌年来纬武经文”则是对他长期致力于军事和文治事业的肯定。整体而言,诗中展现了一种对历史英雄的景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繁荣的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