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倚长城,论犁庭扫穴之功,廿载前尽洗蛮烟,怅望石头怀谢傅;
一官临大海,正内修外攘之候,五部州互相蚕食,那堪江左失夷吾。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译文与注释

  • 译文
    半壁江山依靠着长城,回顾征战扫平敌巢的功绩,二十年前彻底清除了蛮烟瘴气。遥望石头城(今南京),怀念谢安这样的人物;
    身居高位却面对大海之广袤,内修政治、外攘夷狄是时候了,但五部州相互蚕食,如今江左失去了管仲般的贤人。

  • 注释:

  1. 半壁倚长城 - 指曾国荃在军事上取得的成就,使得半壁江山得以稳固,依靠长城防御。
  2. 论犁庭扫穴之功 - “犁庭扫穴”原指深入敌人内部进行剿灭,此处比喻曾国荃在平定叛乱或收复失地方面的功劳。
  3. 廿载前尽洗蛮烟 - 过去二十年里,曾国荃消灭了大量叛军,使边境地区不再有蛮族的威胁。
  4. 怅望石头怀谢傅 - 指对历史人物谢安(字安石)的怀念,谢安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保护了东晋的安宁。
  5. 一官临大海 - 暗示诗人自己虽然官职不高,但胸怀壮志,愿意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大责任。
  6. 正内修外攘之候 - 表示内外兼修,既要加强国内的治理,也要积极抵御外患。
  7. 五部州互相蚕食 - 描述了当时中国边疆地区被割据势力侵占的情况。
  8. 那堪江左失夷吾 - 感叹东南地区的失守,失去了曾经的贤明君主(管仲)。

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曾国荃的军事成就和历史情怀,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期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关心和责任感。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也展示了对现实的担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