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何事负初心,桐尾烧焦难望琴。
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消息到如今。
题桥每念相如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幸遇圣明千载运,无愁当路少知音。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六
少年时,为何辜负了初心?
桐尾烧焦,难望琴音。
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消息到如今?
题桥:每当想起司马相如的志向,抱膝时为梁甫吟。
幸遇圣明千载运,无愁当路少知音。
少年何事负初心,桐尾烧焦难望琴。
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消息到如今。
题桥每念相如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幸遇圣明千载运,无愁当路少知音。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六
少年时,为何辜负了初心?
桐尾烧焦,难望琴音。
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消息到如今?
题桥:每当想起司马相如的志向,抱膝时为梁甫吟。
幸遇圣明千载运,无愁当路少知音。
【注释】 五十:五十岁。自寿:自我勉励。唐:指唐朝。 寻章摘句(zhuī zhāng dié jù):写诗作文。老雕虫:比喻作诗文的本领已衰退。 自叹还随鹢(yì)退风:自己感叹,只能随着鹢飞向南方,比喻不能像鹢那样顺从时代潮流。鹢,古书上说一种鸟,相传是古代的诸侯之礼冠上的装饰物,后因称王侯。 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哪有文章能惊动天下,又没有亲族能在朝廷上显贵? 共知名利同春梦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以“自寿”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第一句“一囊空负九秋萤”,意思是说诗人的口袋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些秋天的萤火虫在飞舞。这里的“九秋”,指的是秋天;而“萤”则是一种昆虫,常常在秋季出现。这一句通过描写萤火虫的飞舞,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第二句“练得身形似鹤形”,意思是说诗人已经修炼到了与鹤相仿的形态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四:诗篇。五十首,即《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王安石、曾巩、李商隐八人。 早年师友教为文:早年的时候,有师傅和朋友教我写作文章。 冒热冲寒徒自取:不顾炎热和寒冷,只是为了自己。 雪天萤席几辛勤:在雪天里,萤光映照的草席上,我是多么辛苦啊。 须为圣代无双物:我必须成为当代独一无二的人才。 耻作明时失路人:以我之才,不愿做时代的落伍者。
注释: -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二 五旬光景似须臾,世路红尘懒步趋。 晚日未抛诗笔砚,芳时偷取醉工夫。 樽中美酒长须满,身外功名任有无。 最是不堪回首处,一番红槿恨朝晡。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表达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哲思。 第一句“五旬光景似须臾”,意味着诗人觉得自己已经度过了半生的岁月,就像一瞬间那样短暂。第二句“世路红尘懒步趋”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尘世间名利看淡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一生怀抱有谁知:一生的梦想和抱负,谁又能理解呢? 感兴平吟才子诗:感慨自己的诗歌才华,如同古代的诗人那样富有才情。 海角天涯应共见: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地方,我的愿望都能实现。 宓妃嫫女混妍媸:比喻自己与美女一样美丽,与丑女一样难看。 昔人空在今人口:过去的人和事都已经消失,只剩下现在的人们还在谈论着。 巧者多为拙者资:聪明的人往往被视为愚蠢的人的工具。 采得百花成蜜后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十四:五十岁,即知天命。知天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倡导的一种人生态度,指人到了五十岁时,就应该明白自己一生的得失成败,并以此为鉴戒,不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由是蹉跎一老夫:由此而成为一位年迈的老翁。蹉跎,指岁月白白度过。一老夫,指五十岁的老翁。 家贫兄弟未当途:家境贫寒,兄弟都没有什么出息,没有能够达到仕途中的重要位置。 天时人事常多故:天时人事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有集句成诗,即此诗。五十自寿:五十岁的人写自己的诗歌。五十首:五十首诗。 五十:五十岁的人。 其十:第十首。 不向人间:不在世间。 与命争:和命运抗争。 狂走:指豪迈、洒脱地生活。 趁浮名:追求虚名。 兴来:高兴时。 豁胸中气:抒发胸中的郁闷之气。 醉后焉知世上情
诗句释义: - 养拙藏愚春复春,清朝未达自嫌身。 - 养拙藏愚: 保持自己的谦逊和低调,不显露才华。 - 春复春: 春天重复了很多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清朝未达: 比喻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或目标。 - 自嫌身: 因为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羞愧。 - 谁知野性真天性,忘却平津是要津。 - 野性真天性: 指真正的本性是自然和不受拘束的。 - 平津是要津: 比喻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 忘却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作者的诗集名。五十首:指诗集中共有五言绝句五十首,这里指其中第三十五篇。 五十自寿:诗人在《自咏》中写道:“吾生不逢尧舜日,当时只道是寻常。谁知五十年间事,尽付区区五字中。”可见这首诗就是他自题“五十自寿”之作。 运落风波:意谓时运不济,遭遇挫折。 匪石心难转:语出《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匪,通“非”。 妖星:即彗星。 擢逆狂风:意谓暴风摧折
注释: - 读书声里是吾家,门柳萧萧噪暮鸦。 - 注释:在读书的声音中,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家,门前的柳树在黄昏时发出萧萧的声音,好像是乌鸦在啼叫。 - 少日为名多检束,流年催我自堪嗟。 - 注释:年轻时为了名声而努力,但岁月却催促着我,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和悲哀。 - 可怜芳草成衰草,才见开花又落花。 - 注释:可惜那曾经茂盛的草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衰败的景象,刚刚开过花,又马上凋谢了。
注释: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七 寒俊欣逢藻鉴开,儿童惊喜报人来。 能诗岂是经时策,落笔元非倚马才。 圣代也知无弃物,此生何幸出尘埃。 不然秋月春风夜,多少芳心似死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重新进入科举考试的感慨。诗人以"寒俊欣逢藻鉴开"开篇,表达了自己对考试的期待和欣喜。接着,诗人用"儿童惊喜报人来"描绘了自己在考场上受到孩子们欢迎的情景。然后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不遇孙阳不敢嘶,暗伤潜恨竟谁知。 - 孙阳:古代传说中的兽医。此处可能比喻为懂得识别人才的人。 - 嘶:马儿长嘶,表示激动或不满。 - 不遇孙阳不敢嘶:比喻没有遇到能识才之人而无法施展才华。 - 暗伤:内心的伤痛,指因不能被认可而产生的遗憾和痛苦。 2. 马头觅角生何日,莺谷迁乔自有时。 - 马头:这里比喻才能的发挥点,即展现自己才能的地方。 - 觅角
春风拂煦,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婀娜多姿。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考场中取得了胜利,如同赵括在赵国战场上一战成名一样。 自从这次考试后,我就打开了通向成功的门路。所有的英才都欣喜地迎来了这个明君的时代。 虽然我已经有十年没有称心如意过,但是在这一天,我得到了皇帝的恩宠,被天下人所知。 春光无限,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路上的花儿似乎也在微笑,而美景也似乎总是迟迟不来。 注释: 1. 濯濯(zhuó)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环堵蒙笼一老儒,亲宾相贺问何如。 - 这句表达了对这位年长学者的尊敬和敬意。"环堵"意指四周墙壁,"蒙笼"形容其环境虽简陋但不失尊严。"亲宾"可能是指宾客或亲友。"相贺"是相互祝福。"问何如"则是询问他的生活状态如何,可能是询问他是否安好。 2. 可怜日暮蔫香落,岂料先生腐草余。 - "蔫香"指的是枯萎的花,这里用来形容老者已不再如年轻时候那样充满活力
【诗句释义】 曾十馀年浪过春,可怜无益费精神。青箱有意终须续,火浣重烧转更新。何幸不才逢圣世,每劳存问愧交亲。如今再到经行处,名姓多疑不是真。 【译文】 我曾在十多年前游荡于春天,可惜徒劳无益消耗精力。虽然我有志于科举考试,但最终未能成功。幸好没有才华却遇到圣明的君主,因此经常得到君王的关注和慰问,使我感到惭愧。如今我又回到这里,看到许多曾经熟悉的人,他们的名字让我感到疑惑。 【赏析】
【注释】 奉:指进贡,奉献;尼山:孔子曾在山东曲阜的尼山讲学。 粉萚(fù):草名,花白而色红。 嫩叶:指新长出的嫩叶。 麝(shè)过春山:麝香,一种香气浓郁的香料。 【赏析】 此诗首联写重到故地,不禁感慨万千。“不妨还入少年场”,意谓我本可以不入这少年场,却偏要重入,足见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颔联写重到故地,景物依旧,人事已非。“粉萚半开新竹径”是诗人当年读书时经过的地方,如今已是绿竹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