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弃故里,蹩躠度层阿。
积雪愁未尽,寒雨漫长坡。
岂不念乡闾,命也婴祸罗。
行期计匝月,遥望见滹沱。
滹沱何澎湃,春风增白波。
对此心怵惕,四顾空延俄。
饥夫前致词,亦欲渡此河。
离乡日已远,无食一身多。
况今褴缕妇,黄口一肩驼。
但获渡济去,冥报岂有他。
舟子瞪目视,笑为船上歌。
饥夫语饥妇,我当葬蛟鼍。
尔挟怀中雏,丐食行逶迤。
饥妇更无语,长号赴奔涡。
饥夫投其雏,捐命同飞蛾。
是时天地黯,惨色起嵯峨。
饥民岸林立,咽泣空跌蹉。
哀哉今之民,而不如鴐鹅。
诗句解读与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流民在春天迁徙途中的悲惨遭遇。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逐词解读和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
- 望望弃故里,蹩躠度层阿。(遥望弃故居,跋涉过山巅)
- “望望”表示远望。
- “弃故里”指离开家园。
- “蹩躠”形容行动艰难。
- “度层阿”指的是越过山峰。
- 积雪愁未尽,寒雨漫长坡。(雪未消,雨绵绵)
- 积雪和寒冷的雨水持续不断。
- 岂不念乡闾,命也婴祸罗。(难道不想念家乡吗?命运却让我陷入祸端)
- 表示对家乡的思念。
- “婴祸罗”意味着遭遇祸端,受到束缚。
- 行期计匝月,遥望见滹沱。(行程需一个月,遥看滹沱河)
- “行期计匝月”指的是预计行程需要一个月。
- “遥望见”表示从远处看到。
- “滹沱”是地名,位于河北省。
- 滹沱何澎湃,春风增白波。(滹沱河水多么汹涌澎湃,春风激起层层波浪)
- “澎湃”描述水势浩大。
- “春风增白波”意指春风助长了水的波涛。
- 对此心怵惕,四顾空延俄。(面对此景我心生恐惧,四面望去时间显得漫长)
- 表达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 “心怵惕”意为内心恐惧战栗。
- “四顾空延俄”形容四周景象让人感到时间漫长。
- 饥夫前致词,亦欲渡此河。(一个饥饿的人前来说话,他也要渡河)
- “亦欲渡此河”表明他也想要渡过这河流。
- 离乡日已远,无食一身多。(离家的日子已经很久,没有食物,自己已经很瘦)
- “无食一身多”表示没有食物,身体很消瘦。
- 况今褴缕妇,黄口一肩驼。(更何况现在是一个衣不蔽体的老妇人,她带着年幼的孩子)
- “黄口”指小孩子。“一肩驼”形容老妇人背负着孩子,形象地描绘出其艰苦的生活状态。
- 但获渡济去,冥报岂有他。(只要能渡过河流去,冥冥之中的惩罚不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 这里表达一种侥幸心理,认为自己通过渡河就能避免惩罚。
- 舟子瞪目视,笑为船上歌。(船夫瞪着眼看他们,还笑着唱歌))
- 暗示船夫的嘲笑态度和轻松的行为。
- 饥夫语饥妇,我当葬蛟鼍。(饿汉对饥妇说,我将埋葬那些蛟龙和鳄鱼)
- 表达了一种悲壮的牺牲精神。
- “葬”在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要与困难抗争到底。
- 这里的“蛟”、“鳄”是传说中的危险生物,用以比喻生活中的困境及与之斗争的勇气。
- 尔挟怀中雏,丐食行逶迤。(你抱着你的小崽子乞讨,一路走来曲折蜿蜒)
- 描述妇女带着孩子在乞讨中艰难行进的情景。
- 饥妇更无语,长号赴奔涡。(饿妇沉默无言,悲痛地呼喊着)
- 描绘了妇女在困境中无助的神态及情绪崩溃的时刻。
- 饥夫投其雏,捐命同飞蛾。(饥饿的男人把孩子投入火中,一同化为飞蛾)
- 这是极度悲壮的牺牲行为。
- “捐命”意为牺牲生命。
- “飞蛾”通常象征着死亡或者某种结束。
- 是时天地黯,惨色起嵯峨。(那时天地都显得昏暗,一片凄惨之色)
- 描述整个场景的氛围,充满了悲伤和绝望。
- 饥民岸林立,咽泣空跌蹉。(饥饿的人们站在岸边,无声地哭泣,只能任由泪水滑落)
- 强调了人民所承受的苦难和无助。
- 哀哉今之民,而不如鴐鹅。(啊,现在的人民,还不如鴐鹅)
- 用鴐鹅作为对比,说明人民遭受的苦难更深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群流民在春季迁徙过程中的不幸遭遇。诗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展现了他们的恐惧、绝望与抗争,同时反映了社会动荡给底层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和隐喻,如“蛟鼍”(传说中危险的生物)、“飞蛾”,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