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朝雨色润芳畴,尽洗炎飙翠欲流。
谁念招提羊处士,芭蕉声里一灯秋。

【注释】

连朝:一连几日。

芳畴:肥沃的土地。

翠欲流:绿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

招提:梵语的译音,指佛教寺庙。

芭蕉:芭蕉树叶长而宽,叶子大而厚,有的地方叫它芭蕉扇。

灯秋:指灯光下的秋天,因为灯是红色的,所以秋天也用红字来表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通过描写雨后的田野景色,表达了对羊随庵主人(羊处士)的敬爱之情和对他的怀念之意。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首句“连朝雨色润芳畴”,写连日来的春雨给大地带来了滋润。“润”字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雨势之大,也写出了雨后春景之美。接着第二句“尽洗炎飙翠欲流”,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春景。“尽洗”二字说明雨势很大,把天空中的暑气都冲洗掉了。“炎飙”(夏天吹的热风)被雨一洗,就变得凉快起来。“翠欲流”三字,既写出了雨后万物生长的情景,又写出了雨后空气新鲜、凉爽的特点。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写出了雨后春景的迷人之处,为下面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四句“谁念招提羊处士,芭蕉声里一灯秋。”转入对羊随庵主人的怀念之情。“谁念”二字,道出了诗人的无限感慨:在这样好的天气里,谁还去想到那高洁清雅的羊随庵主人呢?“芭蕉声里一灯秋”,是说在芭蕉树的叶声中,只有一盏孤灯映衬着秋天。这一句既写出了羊随庵的偏僻、幽静、清雅,又写出了羊随庵主人的高洁、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最后一句“一灯秋”与前一句“招提僧”相呼应,表明了诗人对羊随庵主人的崇敬。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表现了诗人对羊随庵主人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