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
【译文】 西施,你手持纱巾女子, 罗敷在酒家卖酒。 你的衣带因染茜草色, 你的脚被雨水打湿了, 浇着花来解愁闷。 江边的商船系好缆绳, 门扉紧闭斜倚门扇。 【注释】 1. 西子: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姓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她是中国著名的美女,也是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西施)之首,被誉为“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其美貌可与王昭君比肩。 2. 持纱女:拿着纱巾的女子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借西施的美貌与夫差的宠爱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以西施自况,通过写她的美貌、地位和不幸遭遇,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概。前四句描写其美丽;后四句写其被夫差所弃。 【答案】 译文: 西施从吴地来到越国,在馆娃宫住下。 我怜爱桃叶长得好,插满头边的发钗。 在荷花开的时候去捕鱼,鸟儿栖息柳街旁。 不要嫌弃我娇贵,我的夫婿就是夫差。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杜荀鹤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写姑苏的麋鹿,颔联写吴国的范蠡,颈联写吴王夫差的亡国之因,尾联抒发作者对吴王夫差、范蠡的感慨。 【答案】 (1)西施是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后为吴王夫差所爱。传说她曾随夫差泛游太湖(姑苏),并为之卧薪尝胆,以期复国。后来夫差终于在越军攻击下败北,被逼自杀。“奥援”即指辅佐。“咄咄吴其为沼”,意思是:吴王夫差竟然把美人西施当作枕席,竟使吴国灭亡
【注释】: 西子:即指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吴宫:即吴宫,春秋时期吴国宫殿的遗址。越殿:泛指越国的宫殿。泛舸:泛舟的意思。岐周、欧美:泛指西方的周和欧洲。 【赏析】: 此诗前两句是写诗人在西子庙游览时的所见,后两句是写诗人游罢西子庙后的感想,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惋惜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浣纱石已无存,入此庙为想花草吴宫,鹧鸪越殿; “浣纱石”,指西施浣纱的石头,现已不存。“吴宫”
西子湖头春色深 注解:西子即指西施,她的美丽传说流传千年,故称西施。西子湖即今天的西湖,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 苎萝谁解识西施,一片湖光荡漾奇。 注解:苎萝指的是一种植物,这里比喻隐居之人。西施的故事在这里被引申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湖光荡漾奇,形容湖面波光粼粼,美丽异常。 欲洗人闲脂粉色,春风独立听莺儿。 注解:欲洗人闲指想要清洗自己,去除世俗的烦恼和杂念。闲脂粉色,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
西子湖四首 注释版译文 桃柳春相笑,楼台岫与连。 浓遮五岳眼,媚耸六桥肩。 置我森疏影,删渠掩映妍。 西陵苏小小,何处落花船。 赏析 《西子湖四首》是明朝诗人黄渊创作的一组诗歌,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人文历史。这组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西湖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故事的叙述,传达了作者对西湖及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之情。 1.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西子湖四首:这是一首关于西子湖的诗歌,其中“西子湖”即西湖。 2. 朱夏离离至:夏季的景色繁茂且美丽。 3. 烟光澹澹删:天空中的云彩和烟雾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4. 人还三月客:诗人在三月时回到了故乡。 5. 山老一朝颜:山的颜色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仿佛老人的脸。 6. 歌吹无时已:歌声和吹奏乐从未停止。 7. 亭楼何处闲
【解析】 “西子湖”是杭州西湖的别称,历来被诗人所吟咏。此诗为作者在西湖时所作,描写西子湖的素秋景色。首二句写景:西湖本为幽人所有,到了秋日,便淡去了它的浓艳,显得清静、高远了。三、四两句写情:随着萧瑟的歌声,游子产生了归思。五六句写景:烟雨笼罩着僧人的影踪,霜枫点缀着山峦的倩影。七八句写意:六桥风光,不在其外,不在早春。 【答案】 译文: 西湖本是闲人的,到了深秋季节,就变得淡泊宁静。
【注释】 西子湖四首(选一) 三月湖山暗,六桥烟雨蒙。 堤杨垂彩阁,烟艇缩蓑翁。 影湿红裙妙,歌移翠院讧。 寻舟人数处,寺口吹回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三月游览西湖时有感而作的。前二句写三月西湖的阴晦景色,后二句写游人泛舟湖上。全诗以“湖”字贯穿始终,构思精巧,意境优美
【注释】西子: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諌君:同“殉君”,指为君主而死。越王勾践:即吴王夫差,曾遭越王勾践打败。尝胆:比喻忍受痛苦。西施亦:也。忧人国:为国家忧虑。攒眉痛捧心:形容她因心痛而皱眉紧抱胸口。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为了自己的私欲和享乐而不惜牺牲国家的丑恶现象。全篇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西施与勾践、西施与夫差进行对比,突出其“忧人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