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木绕帝城西,雨歇新秋古树齐。
檀板轻敲分祖帐,兕觥传舞列长堤。
由来燕赵多慷慨,况是田畴正渰凄。
日莫扬鞭惊野鸟,云山此去好扳跻。
丙午年,八月请告回乡。缙绅先生送我出国门的有几百辆车马。日暮,我才得南行
桑干木环绕着帝都城西,雨停后秋天的古树齐整。
檀板轻敲分祖帐,兕觥传舞列长堤。
由来燕赵多慷慨之士,何况是田畴正遭遇凄苦。
太阳落山了扬鞭策马惊飞野鸟,云山此去好攀登攀上高峰。
注释:
- 丙午年:指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诗人在这一年离开京城长安赴河北任所。
- 缙绅先生:指京城中那些地位显贵的人。
- 国门之外:即京城之外。
- 桑干木:指桑乾河,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
- 帝城:指京城。
- 檀板:古代的一种击节乐器。
- 祖帐:指饯别宴席。
- 长堤:指护城河两岸。
- 燕赵:泛指北方地区。
- 慷慨:意气昂扬。
- 田畴:田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感怀之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朝廷和同僚们的深深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新生活和新挑战的期待和信心。
首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送别画面。诗人被送别出国门,身后是数千人的车队,车马络绎不绝,仿佛一条长龙般延伸至天边。这种盛大的场面,不仅展现了送别者的盛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不舍。
颔联则转向送别的场景。檀板声声,仿佛在为宴会增添欢乐的气氛;犀觥交错,如同在为离别的酒席增添伤感的色彩。这两句通过对比,将离别的欢乐与悲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体现了送别者的热情好客,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燕赵地区的深情厚谊。燕赵大地,自古以来便涌现出了许多慷慨激昂的英雄豪杰。而诗人此刻即将踏上这片土地,心中自然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相信,无论走到哪里,燕赵人民的精神风貌都会激励着他勇往直前。
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登上云山一样,不断攀登、不断进步。这不仅表达了他对个人发展的期望,也展现了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宴会气氛以及燕赵人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不舍、喜悦与哀愁、豪迈与执着等多重情感的交织。同时,诗人还以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向读者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