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劳谁解惜春花,萧寺寻芳日已斜。
翠叶竞扶香国锦,浓英密簇赤城霞。
十年潦倒同杯酒,三月疏狂问异花。
向晚莫疑妃子睡,风流曾许是仙葩。

《邓元昭邀看海棠于慈仁寺》赏析

邓元昭邀看海棠于慈仁寺,一首描绘春日景象、抒发诗人情感的古诗。诗中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首句“尘劳谁解惜春花”,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和珍惜。在诗人看来,世间繁华如尘,唯有春天的花才能让人停下匆忙的脚步,细细品味生命的美丽。这一句简洁有力,既揭示了主题,又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次句“萧寺寻芳日已斜”,则将读者带入了一座古老的寺庙之中。夕阳斜照,花香四溢,诗人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句中的“萧寺”二字,不仅点明了地点,更增添了一份幽静与神秘感。

接下来的句子“翠叶竞扶香国锦,浓英密簇赤城霞。”更是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翠绿的叶子如同锦绣一般,争相斗艳;鲜艳的花朵则像云霞般密布,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香国锦”和“赤城霞”都是对春天景色的美好比喻,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诗人在此后的诗句中,更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十年潦倒同杯酒,三月疏狂问异花,这些句子都透露出诗人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一句“向晚莫疑妃子睡,风流曾许是仙葩。”则是对前文的一种呼应和升华。诗人在这里用“妃子睡”来象征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着高洁的情操,不愿沉沦。同时,也暗指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就如同那仙葩一般,值得世人称颂和敬仰。

《邓元昭邀看海棠于慈仁寺》这首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清代诗歌的瑰宝。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更让人们从中汲取了生活的智慧和力量。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